德阳法院积极打造“互联网+巡回审判”的德阳模板

  
2016-11-17 10:11:26
     

紧扣依法治市 深化司法为民

德阳法院积极打造“互联网+巡回审判”的德阳模板

 

绵竹市法院利用科技法庭审理离婚案(齐高虎摄)

广汉市法院在社区开展庭审直播

中江县法院“互联网+庭审”审案前确认当事人身份 

绵竹市法院向媒体介绍科技法庭的运用原理   (齐高虎摄)

刘胜 本报记者 俞阳

司法为民是法院工作的根本宗旨。按照最高法的相关要求,德阳法院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紧扣依法治市的大背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大力推进“互联网+巡回审判”,将庭审的触角更深、更广、更宽地延伸到社区、学校等,通过此方式审理的各类案件受到党委政府、代表委员的充分肯定和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实现了办案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场原被告涉及三省的交通事故

“陈法官,真是太感激您了。”3月中旬,中江县法院仓山法庭法官陈小明分别接到三个电话,这三个电话分别从湖北省、山西省、四川南充打来。更为稀奇的是,这三个电话的机主是一起交通事故的原被告。

这是咋回事呢?这个故事要从2014年说起,2014年12月19日上午,王某平驾驶鄂DA4056“东风牌”重型仓栅式货车从南充服务区出发沿沪蓉高速公路往成都方向行驶。9时许,当该车行驶至沪蓉高速公路1883Km+ 200m路段时,疏忽大意且未按操作规范安全驾驶,该车先后撞击川RPH968号车、晋MN709号挂车,并致川RPH968号车乘坐人员苟某琼受伤,三车受损。

2015年1月6日,省交警总队高速公路支队成南二大队作出认定,王某平负此次事故全部责任。鄂DA4056“东风牌”重型仓栅式货车系程某明(王某平系程某明雇佣驾驶员)在荆州市某某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处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事发前该车挂靠在荆州市某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名下,该车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市江汉支公司投保了交强险及责任限额为50万元的商业三者险,本次事故发生在保险有效期内。

“这场官司案情并不复杂,但涉及的原被告人数众多,且在三个不同的省份,要快速实现案结事了只有采取远程视频开庭的方式。这样既能提高庭审效率,又能帮助原被告节约诉讼成本。”陈小明说。在仓山法庭多次采用“互联网+庭审”的模式开庭后,原被告双方达成谅解。

中江县有40余万人长年在外务工,导致在外地的当事人参加诉讼成本非常高。为此,有的当事人要么拒收法院的法律文书,要么接收法律文书但不回中江参加诉讼,也不提交书面答辩意见,使得法院不得不缺席审理,而缺席审理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案件要经过多次诉讼才能解决。对法院而言,这类案件送达费时费力,审理周期拖长,大量纠纷积压在案头,制约了案件审理的公正与效率。按照德阳两级法院探索、开展“互联网+巡回审判”工作要求,法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根据辖区实际,不断深入基层,多方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根据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关于庭审方式规定,认真探索创新庭审模式。

审理跨国离婚案科技法庭隔空对话

2013年2月,原告蒋某和被告马来西亚人MAH经人介绍认识并恋爱,双方于2015年7月8日在四川省民政厅办理了登记手续,原告属于再婚。婚后,双方曾在蒋某所在的城市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蒋某随对方到马来西亚生活。因不习惯,蒋某回到国内,而被告MAH却留在了马来西亚。后来,两人一直各自居住在自己的国家。2016年3月29日,原告蒋某起诉至绵竹市法院,要求与被告MAH离婚。

一个在中国,一个在马来西亚。如何审理这起离婚案?“剑南法庭受理本案后,通过与被告联系,被告系马来西亚华裔,会讲普通话,但身体不好,不能来中国参加庭审。”剑南法庭法官陈启华说,考虑到被告的实际情况,法庭决定采取视频的方式进行开庭。

2016年7月4日,在绵竹市法院剑南法庭上,原告出现在法庭里,而被告却出现在庭审现场的一台电脑的屏幕上。庭审中,法庭能通过视频看到远在马来西亚男子MAH的同步画面,而MAH通过远程视频系统也能与法庭内的审判员、原告等“隔空对话”。

“法庭查明案件事实后组织原、被告进行调解,双方经协商自愿解除了婚姻关系。”陈启华说,法庭内安装了5个高清摄像头,可以把法庭里的任何场景传输给对方看到。

陈启华介绍,审理跨国婚姻案一般要一年的时间,而法庭充分利用科技法庭,通过互联网采取视频的方式进行开庭来审理跨国离婚纠纷案件,方便了当事人,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节约了诉讼资源。

“我们的理解,远程开庭是巡回审判的一种新的形式,因为巡回审判说到底就是方便当事人。”远程视频开庭的探索者汉旺法庭法官彭军也是远程视频开庭最早的受益者。他也曾利用远程视频审理过离婚案。彭军介绍,2015年以来,最高法再次明确了可采用视听传输技术等方式开庭,加之法院系统内为规范庭审质量、提高庭审效率而进行的科技法庭建设,使得远程开庭不仅有了法律依据,也有了硬件设备的支持,在打通法院内网和互联网互相结合的技术瓶颈后,高质量的“隔空审案”最终实现了。

“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实现了庭审画面的全记录,也为日后更好维护当事人和法官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笔录同步输出显示,即书记员在庭审笔录模板中输入的内容,双方当事人和法官都能看到,如有异议,可及时进行修正;数据同步载入服务器,方便档案保存被查。”彭军用三个同步来评价远程开庭系统。

据了解,目前具备案件排期、庭审管理、集中存储、多媒体证据展示、同步录音录像等功能和远程视频开庭条件的科技法庭,绵竹法院已经改建、新建了10个,未来,绵竹法院将继续利用网络资源,借助“互联网+”,加强在小额诉讼案件领域的运用,提高审判效率。同时,绵竹法院对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也逐步采用“互联网+巡回审判”方式,适时开展远程开庭及庭审直播。

线上线下庭审公开全面覆盖

2016年8月24日上午9时,广汉市区金华社区群众活动室座无虚席,50多名群众参与旁听一起案件的公开审理。广汉法院办公室工作人员杨云开在认真地盯着显示屏,调控各种设备。他告诉记者:“除了科技法庭设备之外,我们还加装了高清摄像及音频采集系统,保证以高品质画面直播。”

记者了解到,此次庭审同时在多个社区、乡村的巡回审判点全程直播,近千名群众和基层干部观看了审理过程,并同现场讲解的社区法官展开了交流互动。“社区每次开庭我都参加。”金华社区60多岁的刘老太是直播活动的忠实“粉丝”。“每次都能学到一些法律知识,家里的年轻人没时间到现场看,我就把案件材料拿回家让他们多学点法律。”习惯了与法官直接交流的刘老太总是会针对案件提出心中的疑问:“既然被告人都不清楚情况,这样定罪会不会太重了,可不可以从轻处理?”

自2014年8月开展庭审直播进社区以来,广汉法院已对上百起案件庭审进行了直播,直接观看人数上万人。庭审直播的全面推行,对广汉法院的法官们来说,是一场全新的“考试”。

“刚开始时,我们都怕排到自己的庭进行直播,就像要上考场一样。因为要考虑到社区、乡村群众的观看需要,每一个细节都要充分考虑,庭前准备工作明显加重了。”

“现在直播次数多了,我也享受到明星一样的待遇,好多次走在街上都被群众认出来,说‘法官您好’,这种成就感让我觉得辛苦一点都是值得的。”联系社区法官杨云开说道。

在广汉法院,记者看了庭审直播表,该院在2015年年初就以庭室为单位制订了直播排期,做到了审判员心中有数,各直播点也一目了然。院长、副院长和审委会委员以身作则,带头以直播庭审展示法官风采。

“这个工作经历了从抵触到理解、配合、主动的过程。庭审中,法官、书记员、法警的一言一行都展示在群众面前,语言表达要清楚,法律解释要透彻,还要将案件的教育意义充分发掘,发挥出直播工作的价值,并接受群众评议,这种压力对审判人员可想而知。”广汉法院副院长张战涛介绍说:“针对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司法礼仪、庭审表达和普通话培训,目前庭审现场评议优秀率同比提升了7个百分点。”

对当地群众来说,庭审直播是更为生动的法治宣传。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旁听庭审,有了纠纷就直接请教法官,这一年来几个小区的治安更好了,邻里间的矛盾纠纷也少了。

据了解,广汉法院目前完成了多个社区、乡村、学校巡回审判点的数字化改造,庭审直播直接覆盖群众6万余人。

对话德阳中院:跳出法院小圈子 融入发展“大盘子”

记者从德阳市中院获悉,目前,德阳全市法院均根据自身的地域、经济、人口等特点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互联网+巡回审判”之路。德阳中院“互联网+巡回审判”并不是生搬硬套地将互联网与巡回审判凑在一起,而是要利用互联网做司法为民的加法。除以上列举的基层法院外,旌阳法院的巡回审判进学校、什邡法院的景区巡回审判庭、罗江法院的党政网直播庭审都各具特色,“互联网+巡回审判”工作在全市法院系统正在深入推进。

德阳市中院提出的“互联网+巡回审判”模式,今年被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2016年度依法治省创新项目,该项目旨在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庭审直播常态化,拓展巡回审判职能,项目建成后,将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也将倒逼法官庭审能力的大幅提升。

根据德阳市第八次党代会的雄伟蓝图,当前德阳进入新一轮大发展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德阳法院将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妥善审理涉及新技术、新业态和知识产权案件,促进德阳创新发展,妥善审理涉金融、涉房地产等领域纠纷案件,加强对企业破产案件的审判指导工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这一领域符合“互联网+巡回审判”条件的案件,均将采取“互联网+巡回审判”的形式让人民群众知晓,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净化发展空间。最终,实现办案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