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区司法局:提高司法行政水平 提升服务民生能力

  
2016-10-21 10:10:51
     

提高司法行政水平 提升服务民生能力

——成都市青白江区司法局法律服务工作掠影

四川志宽律师事务所陈志宽律师在民工夜校举办法治讲座

区司法局祥福司法所在法治电影放映前开展“法治夜谈”宣讲活动

青司宣 本报记者 梅戈飞 蒋京洲 文/图

法律是人们交往的产物,反映着人民的需要,也保护和保障着民生。法律因民生而有了温度,民生因法律而获得保障。因此二者在实际工作中总是紧密结合,互不可分。民生出现问题,就需要法律的担当。

今年以来,成都市青白江区司法局主动作为,通过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形式构建普惠型法律服务体系,关注妇女和老人维权、劳动保障和留守儿童等多个热点领域出现的问题,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让群众共沐司法阳光。

据悉,今年以来,青白江司法局法律服务社工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654人次,提供电话法律服务咨询216人次,调解矛盾纠纷126件,开展法治宣传209场次,涉及群众97500余人次。

排忧解难法律援助暖人心

今年8月,18名农民工来到青白江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称区内某工程拖欠他们薪资200余万元。

由于该案涉案金额巨大且涉及人员众多,该区法律援助中心动用骨干力量,启动绿色通道,对离家较远的农民工采取了先办案后补手续的方式优先审核。经过对全区律师情况的讨论分析,区法律援助中心最终挑选了在该领域经验丰富的律师承办此案,为农民工讨薪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此之前,今年3月8日,青白江司法局成立了一支专门针对妇女维权的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青花儿~法律服务队”,队伍由全区女性法律服务人员和女性司法行政干警组成,深入妇女群体开展普法宣传,扫清妇女权益法治盲区。其服务以化解婚姻类纠纷为重点,深入排查调处涉及妇女权益的矛盾,同时介入援助机制,为特殊妇女群体提供“预约维权”法律服务,发挥法律援助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作用,实现应援尽援。

另一方面,今年暑期,青白江司法局依托法律服务小分队,走进社区、乡村和学校进行法治宣传,提高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同时开通“E法援”、“8396148”援助热线,保证法律援助的触角延伸到经济困难、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儿童弱势群体中。同时,对于疑难复杂的留守儿童法律援助案件及时组织律师团队集体研讨论证,并对留守儿童法律援助案件实行重点监督,承办人阅卷、调查和开庭准备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

据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在法律援助服务民生的工作中,采用“三做到”工作法,收效良好。所谓“三做到”,是指接待服务热情周到、受理审批便捷高效、审批效率尽量最高三点。该做法从社会发展和当事人需求的实际出发,为当事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法律服务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法律援助形象和口碑,获得了受援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据统计,今年1-9月,青白江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为全区城乡群众提供咨询类法律援助事项3163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77件次。

内容丰富 法律宣传方法足

今年6月15日,青白江区家珍法治主体公园内人头攒动,一阵阵轻快的快板声逗得群众笑声连连。这一天,“法润天府·法治文艺进万家”活动在此拉开帷幕,同时也标志着青白江区“七五”普法活动宣传的序幕。在“法律七进”的工作规划中,该区十分重视贴近群众生活。在宣传内容上贴近生活实际,在宣传设计上贴近生活场景。

今年3月18日,青白江区司法局联合妇联等单位在青白江区检察院举行了《反家庭暴力法》知识竞赛。来自各个区级部门和街道的29个代表队参加了角逐。除此之外,还通过法治讲座、集中学习、法律咨询、法治文艺演出等形式,在赛场之外广泛开展了对《反家庭暴力法》的学习宣传。

今年夏季,青白江区司法局还利用城乡群众夏季户外休闲纳凉习惯,把司法行政干警、法律服务社工和普法志愿者组成3个法律服务小分队,送法进乡村、进社区。组织法治电影巡回放映让群众“观影学法”,巡回播放了《被告山杠爷》《远离非法集资的诱惑》等30余部法治题材影片以及法治公益广告片,截至9月底已播放法治电影111场次;“法治夜谈”活动,利用群众茶余饭后空闲时间一起摆“法治龙门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典型案例,面对面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同时开展法治谜语竞猜、法律知识有奖问答活动,至今已开展“法治夜谈”活动84场次;“百姓故事会”则精选了148个典型案例,通过举办法治故事PK赛,把群众身边发生的案例改编成法治故事,选派故事大王参加全区“百姓故事会”巡讲,用身边人说身边事,通过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目前,已开展巡讲活动18场次。

除了传统的表演、讲座、竞赛等形式外,今年青白江区司法局还创新手段、紧跟发展趋势,将法律宣传的阵地扩展到了线上。“法治青白江区”微信公众号以及@青白江区司法局新浪、腾讯微博共同发力,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咨询学习法律知识。在此基础上,该区司法局还设计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内容,例如《椒言FM》播报身边的法治故事;真实案例汇集而成本土《以案释法》,将法律知识点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联,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今年7月8日发布的全国政法系统头条号6月排行榜,青白江区区司法局主办的政务微信“法治青白江区”更是名列全国司法头条号6月影响力排行榜第一。

砥砺前行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提升法律服务中心工作和服务民生方面能力,青白江司法局构建“432”机制,打造法律“护航舰”;同时创设了三级法律顾问制度,构建了多元共治格局。

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432”机制是青白江区司法局于今年4月开始实施的法律服务新机制。其内容包括四项推进机制——推出模式、推进创新、推动基础、推广援助;三项排查——查清需求、查出矛盾、查找动态和两个测研机制——测试服务,研究结果。

据悉,“432”推行以后,青白江司法局将严格按照“坐巡结合+独团共宣”和“村社两委、整体联动”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开展法律服务工作;规范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同时开展法律服务需求调查,分析基层群众的意见、推进矛盾纠纷摸清排查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互通、联动共享,实现法律服务实效性。

另一方面,三级法律顾问制度持续发力。所谓三级法律顾问,指的是以区联合法律顾问组为核心,部门(乡镇)法律顾问为依托,村级法律顾问和法律服务社工为骨干,推行三级联动的法律服务新模式。

该模式针对性地组建“项目发展”“土地流转”等不同类型的专项法律服务组,调动发挥村(社区)干部、网格化管理员等群体多元共治作用,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基层依法治理中的热难点法律问题,促进法律服务效果质的突破。

下一步,青白江司法局将继续深化该模式的运作。将联合法律顾问组常年法律顾问和特聘法律顾问针对提高法律顾问服务大局能力、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提升区级部门风险防控意识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细化法律顾问分工、提升法律顾问党内法规水平等法律顾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