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精准发力 准确定向攻坚
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探索“一二三精准扶贫”工作模式
自贡中院院长张天智(右)深入到农村田间地头调研农村生产情况
张天智给基层党员干部上党课
自贡中院驻村干部与村民一起参加劳动
安妮娅 本报记者 郭建民 文/图
自贡中院脱贫攻坚工作着力在精字上下功夫,在准字上出成效,探索脱贫攻坚新思路,改进精准扶贫新方式,制定出厘清一个思路,建立两支队伍,突出三大任务的“一二三精准扶贫”,把单纯的“输血”扶贫改变为增强自主“造血”功能扶贫,通过“以输带造”工作思路,加快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精心倾力脱贫,准确定向攻坚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自贡中院也走出了一条具有法院特色的扶贫帮困新路子。在今年市直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经验现场交流会上,市直机关工委对自贡中院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该院精准扶贫工作还受到自贡市目督办通报表扬,并得到自贡市委认可并上报。
厘清一个思路 精准扶贫组织有力
自贡中院负责富顺县福善镇菜子村、周安村两个村的扶贫工作,结对扶贫群众的数量系全市政法系统最多。据统计,菜子村有28户104人,周安村有45户161人,共计73户265人。
2015年,自贡中院在年度工作中明确把深入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帮助结对困难群众在2018年前脱贫致富,作为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2016年初,新上任的党组书记、院长张天智要求,要举全院之力,创新方式,在精字上下功夫,在准字上出成效。并提出“坚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坚持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转变作风、锻炼干部;坚持驻村帮扶与‘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有机结合;坚持引导干部沉到村、帮到户,推进贫困村加快发展”四个坚持的工作思路。
为使精准扶贫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自贡中院出台《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三联三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由一把手为组长,部门负责人以上领导为成员的市中院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院机关党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扶贫帮困工作的具体落实和推进。《方案》要求领导小组成员努力做到带头率先垂范,带头身体力行,带头参与活动,带头学习讨论,带头谋划调研方案,带头深入基层,带头听取意见建议“七个带头”,真正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了解实情、解决问题上来,确保扶贫帮困工作有序开展。
建立两支队伍 扶贫工作有的放矢
为使扶贫帮困工作扶有方向、帮有成效,自贡中院积极建立和完善驻村干部、法律志愿服务两支队伍,确保扶贫帮困有的放矢、落地生根。
从开展扶贫帮困工作以来,自贡中院就积极指派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法官担任驻村干部。冬去春来,驻村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而为民服务、司法为民的宗旨伴随驻村干部的工作已落地生根。驻村干部们进村、入户,实地了解掌握社情民意,研究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撰写《蹲点手记》《民情日志》,积极动员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通过推进改革发展增加农户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驻周安村干部杨胜果说,有人认为扶贫帮困是一句话,而我认为帮扶工作是司法为民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驻村干部要与老百姓保持“同吃、同住、同劳动”“贴心、贴村、贴民意”,与村民们拉家常,谈收入、谈春耕秋种,吃腊肉、推豆花,上山栽树、下田挖地,才能与老百姓心连心。要想办法、出实招,以实实在在的增收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党和人民法院对老百姓的关心。近年来,自贡中院已派出4名优秀干部担任驻村干部,从水渠维修、果树栽种、购买薄膜种子,为民办实事一件件、一桩桩,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今年6月30日,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自贡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扶贫帮困领导小组组长张天智深入富顺县周安村为村民上党课,开展扶贫帮困工作调研,实地考察了该村水利基础建设和茶种植基地。在倾听村干部的报告和村民的诉求后,张天智说,周安村人多地少,水利基础落后,村民生产、生活方式比较单一,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我们帮困要帮到点子上,要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张天智当即表态:今年联系筹措资金20000元,用于产业基地发展和扶持水利基础建设。
自贡中院党组充分认识到扶贫帮困、脱贫攻坚工作不仅仅是经费、人力上的支持,也包括智力上的扶贫。基于此,在派驻村干部队伍的基础上,自贡中院依托审判优势,专门成立了以法官为主体的法律志愿者服务队伍,在经济扶贫的基础上,从法律知识层面提升村民法律意识和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让村民通过学习知晓如何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校院之声”法律主持人、自贡中院民一庭法官罗璇在开展讲座后感慨颇深: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居,其法律保护意识淡薄,我们扶贫帮困的重要环节就是借助审判工作优势宣传法律,让未成年人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近年来,自贡中院组织的法律志愿者服务队伍已达20余人,法律志愿者们充分利用赶场天、下村调研和节假日,特别是“六一”儿童节,开展法律服务咨询活动100余次,上法律课6次,解决法律问题20余次,慰问留守儿童200余名。
突出三大任务 多措并举强力攻坚
自贡中院深知,扶贫帮困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不断拓展和创新工作方式,以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的工作效果,让人民群众真正体会到司法的温暖。
该院要求通过驻村干部和组织机关结对党员干部深入到村到点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排,对所有贫困户进行了准确识别,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逐一对贫困户建档立卡。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的原则,帮助村“两委”科学制定和组织实施好扶贫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协调争取发展项目、落实发展资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领贫困村加快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同时积极收集民意,掌握基层干部群众对发展的诉求,找准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制约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通过入户走访、实地查看,现已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民情调查涉及政策、法律、民政、生活、生产等切身利益30余项,为全面推进帮扶工作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该院认真组织法律志愿服务队和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帮扶村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通过上党课、作形势报告、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等,有效帮助基层干部群众了解政策、了解市场,提高致富能力,转变发展观念。2015年以来,机关干部和驻村干部、法律志愿服务者开展各类政策、法规宣传30余场次,开展技能培训5次,有效提升了村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也增加了村民发家治富的积极性,拓宽了发展思维。
结对帮扶,精准脱贫扶困,自贡中院机关党员干部与70户扶贫户结对,有针对性地为其量身订制帮扶计划,努力做到科学扶贫、精准扶贫。
自贡中院两任院长均十分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多次协调富顺县法院、国土局、安监局、农发行、移动公司等扶贫单位在联系帮扶的富顺县福善镇菜子村、周安村就更新扶贫观念、扶贫项目选取、加强扶贫统筹等方面现场共商举措。机关党委扶贫工作组先后8次深入村组进行调研、走访、统筹指导、协同制定规划。
该院了解到周安村15组村民刘祖青为住房特困户,经党组研究拨出30000元资金帮扶其建房,现在房屋主体已经完工。在看到新修的房屋时,刘祖青拉着院领导的手激动的说:“感谢法院,感谢法官,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情竟然实现了!我一家有房子住了,今年就能搬进新房热热闹闹过年了!”
2015年至今,自贡中院已投入帮扶资金70000余元,帮助村民修桥补路,扩大生产,涉及帮扶贫困群众70户,修缮村民房屋120余平方米,栽种果树500余棵、经济林木400余棵,购买种植400余亩蔬菜种子、地膜。通过科学规划、精准扶贫,所帮贫困村民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2600元,增加到3200元,增长率达到18%。
自此,自贡中院走出了一条具有法院特色的扶贫帮困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