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诉调对接 让矛盾纠纷高效化解

  
2016-05-12 12:02:26
     

名法宣罗孝伟文/图“中铁某股份有限公司停止在原告雅安市某建材有限公司的矿场内弃土并补偿雅安市某建材有限公司人民币5万元。”1月7日,名山区法院委托名山区联江乡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处理原告雅安市某建材有限公司诉被告中铁某股份有限公司排除妨害纠纷一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场履行该案。调解员告诉笔者,对于调解结果,双方都表示满意。

多年来,名山区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特别是保障服务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期间,面对矛盾纠纷的井喷式增长,名山区法院更加注重和谐化解矛盾纠纷。此案正是名山区法院加强“诉调对接”,深化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重点围绕重建扶贫“双攻坚”扎实开展司法服务的一个缩影。

目前,名山区法院已基本形成一套功能互补、信息共享、渠道畅通、程序衔接、群众受益的“诉调对接”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搭建诉调对接平台化解重建疑难矛盾

两次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洗礼后,名山区已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诉调对接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全区的行政部门、乡镇(街道)普遍建立了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203个村(居委会)都建有调解室。8个专业调解组织、7400多名调解员日夜活跃在调解一线,全区城乡发生的大小矛盾都能在第一时间进入调解组织的视野。“搭建诉调对接平台,是畅通诉讼与非诉讼渠道、有效化解矛盾的关键。”名山区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在整个名山区,无论是各级行政机关还是村组社区,一旦发生矛盾纠纷,调解组织与法院之间、调解员与法官之间相互都能“喊得应”。

今年3月,名山区法院办案法官与马岭镇政府、司法所和相关部门进行联合调解,最终让三位村民将不应得的6万多元征地补偿款如数退还给村委会。

十多年前的2005年10月,该案原被告签订承包合同,将原告新桥村村民委员会集体所有的位于名山区马岭镇新桥村高炉沟一带的茶山、果园、荒地、田地等统一承包给被告宋某、丁国某经营。

2015年初,成康铁路工程在建设中征用到其中部分土地,三被告此时均称该土地是被告宋大某家的承包土地,因此,马岭镇政府将土地补偿款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共计6万多元打到了宋大某的账户上。

原告则认为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被告侵吞了集体土地补偿费,这笔补偿款理应要回来。马岭镇政府核实后找到宋大某,宋大某也曾表示同意返还这笔钱,但一直没有返还。

为最大限度地化解纠纷,在今年3月4日的庭审中,办理此案的审判长和承办法官迅速赶往案发地实行联合调解,引导双方依法理处理。当晚8点,双方终达成和解协议,被告当场返还原告征地补偿款,原告也申请撤诉。

创新服务勇于担当护航茶产业发展

名山区素有“仙茶故乡”“中国茶都”的美誉。今天,茶产业成为名山区的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和困难群众的脱贫致富的门路。名山区法院紧紧围绕茶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司法服务,特别是充分运用“诉调对接”机制,妥善化解茶产业发展的矛盾纠纷。

今年初,名山区法院就妥善调解了两起茶苗买卖合同纠纷案,既化解了矛盾纠纷,又未影响到素有“中国茶苗第一乡”称号的名山区茅河乡茶苗经济的发展,在护航经济中,大家都目睹名山区法院的创新与担当。

原告名山某苗圃场、蒲江县某茶业专业合作社以每株0.14元的价格,从被告名山区某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购买了7577000株安吉白茶茶苗,并转售给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牧科技局,后由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牧科技局将上述茶苗交与贵州几家茶叶公司和茶叶农民合作社种植。“明明购买的安吉白茶茶苗,但种植后并没有出现安吉白茶的特征。名山某苗圃场和蒲江县某茶业专业合作社不得不赔偿贵州沿河农科局及几家茶叶种植企业六十余万元。”二原告一怒之下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名山区某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按协议约定赔偿所购茶苗五倍金额。

名山法院通过涉茶案件诉讼绿色通道,对案件进行优先立案。确保认定事实准确后,法院尽量简化审理程序,主动介入调解,最终,双方相互谅解,达成赔偿协议,保障了茶农与茶企的合法权益。

3月15日,蒙顶山春茶又到采摘旺季,名山区法院百丈法庭采取巡回调解方式,联合百丈镇司法所、百丈镇肖坪村村委会到涉案当事人家里成功调解一起赡养纠纷案件。

今年春茶采摘以来,百丈法庭共受理民事案件17件,涉案当事人多为辖区茶农、老年人。百丈法庭主动把庭审搬到田间地头,让法庭流动在群众家门口、田地边,使基层群众不出村、不出门就能快速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