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司法所的筑基之路

  
2018-09-14 11:02:19
     

  

    在色达县,藏族小女孩卓玛使用法律智能机器人“色小法”

  新津县司法局普兴司法所工作人员接受群众法律咨询

  规范化建设后的郫都区司法局安德司法所

  工作人员由5700人上升至9891人,建成规范化司法所2866个……

  本报记者兰楠文/图

  12日,甘孜州色达县下着小雨。藏族小女孩卓玛跟着妈妈来到色达县色柯镇司法所,一进门妈妈就跟工作人员咨询起土地流转的法律事宜,无聊的卓玛便跟大厅里的法律智能机器人“色小法”玩了起来。“小朋友们别玩火,引发火灾酿大祸,突发火灾要冷静,119电话记心中。”“色小法”播放的普法歌曲实在有意思,引得卓玛又蹦又跳。

  色柯镇司法所是我省已建成的2866个规范化司法所其中之一。司法所,是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的“净水池”,是法治良序的“孵化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基。近年来,围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部署,我省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狠抓基层基础,不断抓硬强软,走出了一条立足省情、奋楫争先、特色引领的基层法治建设之路。

  直面问题

  “门难找”“脸难辨”“人不足”曾是困扰我省司法所多年的难题。万源市沙滩镇司法所所长于明对此深有感触。此前,该镇司法所依托镇上一间不足5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开展各项工作,所里仅有司法所长于明一人。“一个人挑几个担子,常常竭尽全力依然分身乏术。”于明说,他下乡会锁上门,“有的群众来办事找不到人,还以为我在偷懒呢。”

  四川是支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纽带,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彝区和第二大藏区,地位重要、省情复杂、治理难度较大,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具有突出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司法所是基层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前端培育与预防、中段治理与调节、后端惩戒与矫治的重要职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省司法所建设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大。规范化建设前,全省21个市州,但“无人所”就有951个,1304个司法所“有名无实”。“有局无所”“有所无人”“工作空转”“落虚落空”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藏区彝区,司法所建设滞后的现象尤其突出,比如甘孜县近80%的司法所都是“无人所”。

  在基层,办事依法少渠道、遇事找法少地方,解决问题用法少手段、化解矛盾靠法少机制。司法所建设滞后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的一大障碍。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司法所建设作为推进依法治省的重大任务和关键性工程强力推进,掀开了全省大力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大幕,一场筑牢司法行政阵地、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的攻坚战就此打响。

  攻坚破难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和决策之要。2016年,全省司法系统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为深入的调研。10个调研组分赴21个市(州)4610个乡镇(街道),对司法所管理体制、基础建设、队伍建设、设施装备、业务工作5个大项102个小项进行了摸底排查,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

  此后,省内司法所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等问题随之得到重视,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9次就司法所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将司法所建设纳入省委深化体制改革项目。省上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四川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等重要文件,从省级层面理顺了司法所管理体制。通过进一步对接协调,省财政投入司法所建设资金1.65亿元;省发改委把司法所建设作为优先保障项目,将未建司法所全部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出台专编专用、多轨运行政策,将司法系统政法专项编制纳入省级统招……一系列有利举措从源头破解了制约司法所硬件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一揽子难题,为全面推进司法所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发展支撑。

  同时,面对全省司法所建设标准缺失、业务流程不规范等问题,省司法厅总结引入全省监狱标准化管理理念,坚持以统一规范外观标识、统一规范业务流程、统一规范人员配置、统一规范信息化建设等“四个统一”推进司法所规范化管理。通过研究制定《司法所外观及室内标识规范》《司法所业务工作规范》《司法所队伍建设规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建设规范》等,从司法所外观标识、人员配置到九大业务,逐一建立标准、梳理程序、构建规范化体系。此外,省司法厅还围绕“信息统一平台”,开发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办案系统,搭建司法所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省、市、县、乡四级信息互联互通。

  跨越发展

  如今,在成都,司法所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法律超市”,提供有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政策咨询等诸多服务。在达州,司法所各项服务被“搬”到了手机上,互动性极强的“达州司法”手机客户端上,群众可以像“叫外卖”一样,通过手机直接申请办理简单的法律事务。在阿坝,司法所引进了一批金牌调解员,调解员成为了群众的知心人。在南充,司法所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成为外出务工人员最坚强的法律后盾……

  通过深入实施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短短两年,我省司法所硬件面貌脱胎换骨,基层司法行政社会形象今非昔比,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精神、物整洁、事规范”。全省的司法所工作人员由5700人上升至9891人,建成规范化司法所2866个,面积增加15万余平方米,规范化率已经达到62.2%。特别是今年,省司法厅推动司法所提档升级,命名了801个“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在全省各市州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目前,辖区内有人民调解组织6.34万个,人民调解员34万余人;基层法律服务所1032个,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4000余人;在乡村(社区)设立法治辅导站7000余个,培养“法律明白人”48万余人,向村(社区)选派律师、法律工作者担任法律顾问1.7万余名。全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实现“弯道超车”,规范化率从全国垫后跃居全国前列。

  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使法治落地,由于基层基础得到极大夯实,打通了司法行政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法律服务来到了百姓身边。我省每年化解矛盾纠纷42万余件,其中司法所指导、参与调处的矛盾纠纷达90%;每年通过司法所开展的法律服务事项多达200余万件,特别是在藏区依法常态化治理、彝区禁毒防艾工作中,基层司法所发挥了突出作用,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形成了“法律七进”“禁毒防艾”“公调对接”“边界联调”“党支部十个标准化工作法”等一批“站得住、叫得响、传得远、效果好”的特色工作品牌。

  未来可期

  行稳方致远,奋斗路正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司法部强调:全面依法治国,重在“基层”;四川省委提出:要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面对眼前的成绩,省司法厅也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

  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接下来我省司法行政系统将以一流标准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两年内消除无房所,三年内全面完成规范化司法所建设,五年内打造出全国一流司法所的“升级版”。同时,将以品牌思维打造四川特色司法所,三年内实现远程探视系统、人民调解语音系统全覆盖应用,重点推进大数据运用、人工智能研发和网络在线服务,打造智能化服务新特色。并且,还将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群众满意司法所,把服务群众作为司法所根本任务,建立省级综合考评体系,把考核评价结果与司法所干部提拔任用、资金保障、项目支持等挂钩,以考评促规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此外,该负责人还表示,我省司法行政系统将按照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一年新变化、三年铸特色、五年创一流”的发展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举系统之力推进司法所建设工作,大力实施“法治宣传进万家、法律服务进万村、万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大法援、万名司法行政干部大走访、万名监狱戒毒民警大帮教”活动,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努力把司法所打造成为最坚强的“法治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