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为时代奉献的理想主义者

  
2016-11-17 10:47:59
     

在省司法厅挂职的唐清利(右)除了要负责司改、调研工作外,还协助参与“法律七进”、社区矫正等工作

夕阳西沉的时候,唐清利开着车,奔驰在成都光华大道上。时间快到7点了,他有点心急,他得赶去温江给研究生们上课。这天是周五,他从省司法厅下班出来的时候,因为赶时间,还没来得及吃晚饭。不过不要紧,他的学生会将牛奶和面包放在讲台上。

自从2014年入选“双千计划”以来,唐清利鲜有自己的时间。身为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的他先后到省高院和省司法厅挂职,持续开启一周工作七天的模式……

唐清利只是“双千计划”中众多践行者的一个代表。这3年多来,全省有50余名“唐清利”,在司法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为推进我省法治建设、提升法治化水平、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燃烧理想和情怀,贡献智慧和力量。

教授“走出去”让学术更接地气

在同事们的眼里,唐清利无疑是个“另类”——别人每周工作5天,他工作7天。星期一到星期五,他在省司法厅,上下班打卡;星期五晚上、星期六和星期日全天,他再回到法学院教书育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还有在职研究生,他都教。这些课程,填满了他周末的全部时间。

作为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唐清利2014年刚一回国就入选“双千计划”,成了第一个到省高院挂职的“双千人”。挂职期间,他担任省高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分管民商事科、审委会科、司改办工作。工作忙是忙了点,但也给唐清利这个原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研究型学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实践案例。也正因为接触到许多难得一见的重大疑难民商事案件,唐清利萌生了编辑一本辑录各类民间借贷案件审理实录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省高院院长王海萍的肯定和重视。历时半年多,集全院法官之力,此书成稿。7月19日,在唐清利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这本新鲜出版的《民间借贷案件审判要点》。这本近千页的“宝典”用近两百个经典案例,从理论、案例、法律规定等角度对163个问题进行了全面解析,对民间借贷案件审判各个环节的掌握均具有极强的操作指导意义。

在省高院挂职一年多以后,唐清利又到省司法厅挂职政治部副主任和司改办主任。除了要负责司法改革、调研工作以外,唐清利还协助参与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法律七进”、社区矫正等相关工作。目前正致力于对司法行政系统工作开展理论研究。对于挂职,唐清利有着自己的收获:“在实务部门工作,不但为我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让学术更加接地气!通过这么一个机会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一方面更加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能回报社会,我觉得挺好的。”

在“双千计划”实施之初,作为西南财大法学院副院长,汤火箭是计划坚定的支持者和推动者。“双千计划”实施两年后,他变成了计划的践行者——2015年7月,他到成都中院挂职院长助理。角色的转变,也给他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成都中院的案子总量大、疑难复杂程度高,需要考虑的点更多元,在列席审委会的时候,汤火箭时常从法官们的探讨中获得启发。“他们在探讨案件时既充分考虑了理论,又对案件有全面深刻的把握,同时还系统地分析法律规范。我从这些辩论中学习到这帮精英的思考方式、思维能力、做事方式等,对引导学生也很有裨益。”

对川大教授张斌来说,挂职的这一年,是充实也是值得记忆的一年。2014年1月,他到成都市检察院任检察长助理一职,协管民行处、未检处,负责检务公开、主任检察官等改革任务。每周除了两个半天需要回学校上课以外,其他时间,张斌都在检察院上班。2014年底,他又同成都市反贪局综合处处长王永强联名合著《反贪初查中协助调查问题探析》,获得了当年全国反贪系统征文一等奖。“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比理论创设的情境更复杂,这为我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思考视野。”张斌认为,挂职也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同样从挂职中获得锻炼、大有进益的,还有西南财大副教授黄礼登。2015年,这位毕业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刑法学博士,挂职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任检察长助理。到区人大参与立法讨论,跑公安分局、派出所,出席行刑衔接联席会议……这位昔日的一介书生,在挂职过程中,将自己锻造成了一个资格的“检察行家”。

7月19日,在武侯区检察院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于盗窃罪和诈骗罪罪名区分的讨论正在进行。黄礼登参照国内外最新理论成果,给检察官们解析了案件的构成要件。“这样的研讨会我们经常开,黄博士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帮助大家打开思路。”会后,检察官董成玲如此评价。如今,黄礼登已经结束在武侯区检察院的挂职,但他与检察官们的交流并未因此结束。在遇到疑难案件时,检察官们依然会“给黄博士打个电话,听听他的意见”。武侯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蒋智对黄礼登的评价很高,“如果要打分的话,我给黄礼登打100分!”

“行家”引进来 给学界吹来新风

作为实践领域的资深专家,省高院审委会专职委员、二级高级法官金钟2014年入选“双千计划”,在西南财大法学院兼职。入选“双千计划”3年来,金钟指导了9名法律硕士研究生,进行了3次专题讲座,同时参与法学院研究生面试、论文评审、课题研究等工作。在授课中,金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例如,在上刑事案例研讨课时,他将真实案例更换姓名、时间、地点后的电子侦查、起诉卷宗发给学生;将一个班级分为三个小组,一学期让三个小组的学生各扮演控、辩、审角色一次,制作各自角色的文书,参与法庭审判演练。由于不知道审判结果,学生钻研的兴趣很浓,整个学习演练活动具有很强的实战意味。而庭审后,金钟再配以有针对性的点评、讲解,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同样以真实案例教学的还有钟尔璞。作为成都中院原副院长,他在西南民族大学上了多年的民事诉讼法、举办了多次民诉讲座。如今,他在西南财大讲授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已经3年。“我将一个班级分为5个组,每个组都分别进行一次模拟庭审。选择了一些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真实案例,提前一周给学生们提供证据材料,让学生整理出事实。每个组分别有检察官、被告、辩护、审判等角色,学生分别制作文书,进行模拟庭审,结束后再进行角色点评,激发学生对刑法的兴趣。”在钟尔璞看来,在实务部门办案的同时,到法学院承担教学任务是一件相得益彰的事。“俗话说,‘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讲课,自己就要去钻研,而这也是个知识积累和提高的过程。”钟尔璞笑着说,自己现在是“教书育人,乐在其中”。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程守太也很享受当老师的乐趣。9月10日是星期六,也是教师节,这天下午,程守太为四川大学法学院大三学子带来一节律师实务创新课。在长达4个小时的讲课过程中,学生们听得兴趣盎然,无一人提前离席。2015年起,程守太到四川大学法学院兼职讲课。“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互动式、体验式教学。”程守太认为,老师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提早感受社会不同职业人身上所具有的经历、案例、行业状态等,同时到法院、律所等进行实地参观和考察,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

除了授课,实务界专家也为法学院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带来了良好的建议和对策。2015年9月,时任成都中院民四庭庭长的曾耀林到西南财大法学院挂职院长助理,除了开展民商法和诉讼法的实践教学,曾耀林还要参加学院的行政会议以及学术研究会。在挂职中,他最大的感触是高校突出教授治院,让教授在学院的管理中体现主体地位,尤其是涉及到法学院建设,教授参与度更高,也更有发言权。例如,在教学安排上,法学院就曾专门听取曾耀林关于学生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建议和意见,设置符合实务界岗位要求的相关课程,让学生更容易学以致用。 本报记 者杨柳 麻蓉生 何秀 梅戈飞/文 蒋京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