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故事|重生的故事,我想说给你听

  
2025-09-22 11:50:44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靖

当炎炎夏日的最后一抹暑气随风而逝,省女子强戒所的“藏蓝邮差”工作队的教育回访之旅也渐渐步入尾声。初秋的余热尚未褪去,空气中悄然弥漫起愈发浓厚的温情与关怀,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寸心田。每一次叩响门扉,不仅是脚步的抵达,更是心灵的触碰,让受访者的心田绽放出温暖的花朵,也让民警们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欣慰与满足。

那些曾经迷茫、眼神空洞的“前”吸毒者,如今已蜕变为阳光、自信、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她们的笑容,温暖而充满希望,正是我们辛勤耕耘的最佳见证。她们正一步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在大回访中见证的这些蜕变,民警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戒毒工作的真谛:为那些曾在人生迷途中徘徊的人们,重新点亮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如今,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这些不懈的努力终于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用舞动人生重新出发的她

张某曾于2018年和2021年两度进入省女子强戒所接受强制隔离戒毒。此次回访,我们特意安排在她家中进行。见面之前,民警们特意询问她,在家中见面是否会造成不便?她爽朗地笑着回应:“非常欢迎警官们来我家,看看如今真实的我!”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她感慨万千,表示如果没有曾经的强制隔离戒毒经历,没有民警们细致耐心的引导,她不会有今天的改变。

张某在28岁时,在牌友的引诱下接触到毒品,从此一发不可收,逐渐被毒品侵蚀了身体,毒瘾愈发严重,难以自拔。第一次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后,她没有脱离原来的朋友圈,再次与昔日的牌友混在一起,不久又开始复吸,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最终第二次被强制隔离戒毒。

长期的吸毒经历,让她深刻认识到毒品对家庭及自身的巨大伤害。由于长期注射毒品,她的双腿患上了脉管炎,行动变得迟缓,50岁的身体竟如80岁老人般缓慢无力。每次接到家里老母亲的电话,总能感受到她忧心忡忡,不停地念叨:“怎么办啊,你以后可怎么办啊……”张某内心也十分沮丧,但民警们一次次地鼓励她、安慰她,告诉她:“只要远离毒品,好好康复,好好爱自己,一切都会变得更好!”征得她的同意后,她将自己的吸毒经历改编成警示教育案例,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进行分享。每一次现身说法后,她都更加坚定了戒除毒瘾的决心。

2023年,张某按期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第二次强戒出所的她,这一次远离了往日的毒友圈。如今,她每天除了买菜、做饭和整理家务,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成为一名社区义工,为社区卫生管理、社区文娱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她还参加了声乐班和舞蹈班,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得既丰富又充实,整个人已然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因为戒除了毒瘾,张某的脉管炎在治疗下也逐渐好转,行动变得矫健起来。她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的跳舞日记以及参加公益活动的照片。照片中的她阳光开朗、优雅有气质。她说,在强戒所现身说法的经历让她有勇气继续参加公益活动,参加这些社区服务让她更加懂得感恩和热爱生活。

音乐与舞蹈已经取代了毒品,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的朋友们很难想象,这个乐观爱笑的人曾经被海洛因困扰了十余年。如今,她会诚恳地告诉身边的朋友以及他们的亲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为儿女重新出发的她

初见陈某某时,她正在养老院细心地给张奶奶喂饭。她身穿白色工作服,袖口沾着些许粥渍,头发整齐地挽成一个髻,说话时带着特有的干练:“张奶奶,慢点儿吃,今天的南瓜粥熬得特别软糯。”很难想象,眼前这个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小陈闺女”的人,曾经是一名被毒品摧毁了家庭、生活支离破碎的吸毒者。

我们的回访,从她手机里一张微微泛黄的照片开始。照片中的她22岁,身着学士服,站在领奖台上,胸前佩戴的“优秀毕业生”奖章熠熠生辉。“那时候,我参加运动会跑步总是第一名,辅导员常夸我是‘铁打的姑娘’。”她的指尖轻轻划过照片,声音渐渐低沉,“谁能想到,后来竟会栽那么大的跟头。”

她曾是一个优秀的人,毕业后拥有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和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然而,幸福的生活因交友不慎而戛然而止。在一次聚会中,“朋友”递给她一包白色粉末,从最初的“尝一口”到逐渐沉迷,从偶尔尝试到无法自拔,她仿佛变了一个人。曾经那个听话懂事的“乖乖女”,变成了眼神涣散的“瘾君子”。丈夫一次次痛哭劝诫无果后,带着失望离开了她。当警察上门时,两个年幼的孩子正饿着肚子,抱着她的腿哭泣,呼唤着妈妈。

“戴上手铐的那一刻,我看着孩子们惊恐的眼神,突然意识到自己背叛了这两个小生命。”在强制隔离戒毒所内,陈某某成了最沉默的人。她心中最大的牵挂始终是两个年幼的孩子——由于被强制隔离戒毒,孩子们暂时无人依靠,被送进了福利院照顾。直到有一天,主管民警为她播放了一段视频:“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我画了好多奖状给你。”视频中,儿子和女儿举着皱巴巴的画,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妈妈最棒,我们等你回家!”

她把对孩子的思念融入自己的“改造计划”,努力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毒瘾困扰,积极配合场所的教育矫治工作,并踊跃参加各类劳动技能和职业培训活动。在一次妇联进场所的活动中,她看到讲台上分享创业经历的几位优秀女企业家,暗暗下定决心:终有一天,我也会重新焕发光彩。

出所那天,她紧紧抱着扑过来的孩子,闻着这思念已久的味道,眼泪一下子涌出来。她想起所里学到的各类培训知识,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继续参加培训班,考取了养老护理员职业证书,成了社区里的专职陪护员。给独居老人喂饭、陪术后病人复健、帮忙碌的家庭照顾孩子......她把在戒毒所学到技能,都用在了这份工作上。

如今的陈某某,是小有名气的陪护员。给失能老人翻身、帮术后病人做康复训练,她总带着特有的细致:“老人的床单要铺平,要整整洁洁;给病人喂药要数清楚,一日三次不能错。”

回访结束时,正好到了放学时间。两个孩子扑进她怀里,大儿子献宝似的拿出一张“进步之星”,小女儿叽叽喳喳讲着幼儿园的趣事。

“如今,孩子每一声'妈妈'的呼唤,邻里每一句'谢谢'的感谢,都是我最珍视的奖章。”她回头朝我们微笑,眼中闪烁的光芒,与当年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个女孩,一模一样。

编辑:夏修露   校对:何盈巧   审核: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