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文/图
9月11日,秋雨过后的大巴山脉云雾缭绕,在万源市蜂桶乡新房子村的一个院落里,万源市司法局举行了一场“一条板凳话民情”的活动。来自万源市司法局挎包普法服务队的队员们,向村民们进行着法治宣传,听取大家的法律问题诉求,现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万源市地处川、陕、渝三省(市)结合部的大巴山腹心地带,山高坡陡,沟壑纵深。山区群众居住分散,作息时间难统一,人员难集中,普法盲点死角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万源市司法局积极探索创新普法模式,组建了17支以司法行政干警、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为主要成员的普法服务队。他们背着挎包,装上普法宣传资料,翻山越岭深入乡镇村社、院坝农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群众讲解法律法规知识,打通了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
“遇到土地纠纷我们该如何解决?”“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法定的,不能因婚姻关系的解除而免除。”人群中,万源市司法局旧院司法所负责人王凯,围绕大家关心关切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并结合具体案例开展释法说理。同时,挎包普法服务队的队员们针对群众现场提出的问题进行一对一解答。
“一条板凳话民情”活动结束后,挎包普法服务队又前往旧院场镇,和万源市公安局旧院派出所联合开展“法治赶场”活动。
“八五”普法以来,万源市司法局创新普法载体,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法治赶场”热潮。利用乡镇赶场日摆摊设点,收集群众法治服务诉求,对农民工维权等问题进行集中宣讲,对法律服务需求提供点对点援助。
“大叔,接到陌生电话通知中奖,切勿轻信,这是典型的电信诈骗!”“大姐,遇到邻里矛盾、家庭纠纷怎么办?来看看民法典里如何说的。”
在“法治摊位”前,普法服务队的队员们化身“法治摊主”,向过往群众发放精心制作的普法宣传手册,围绕婚姻家庭、继承赡养、邻里纠纷、土地承包、农民工权益保障等问题进行宣传,让大家在赶集买货的同时也把法律知识带回家。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筑牢未成年人保护法治防线,在万源市旧院镇小学,00后的普法服务队队员武艺,以“守未成长 利剑护蕾”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课堂上,武艺结合热门电影《哪吒2》中的情节,以创新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她通过剖析哪吒与敖丙、陈塘关百姓发生冲突等场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校园欺凌的法律界定及后果。
在知识问答环节,同学们更是积极参与互动,这堂生动的法治宣讲课,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法律知识,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
在广场街巷、田间地头、学校社区,挎包普法服务队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政策解读、隐患排查、矛盾化解、平安建设以及民意收集等工作。他们将法送到群众身边,把法讲到百姓心里,让法治的春风吹到了大山深处的家家户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