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资助10年,她是50个贫困孩子的“杨妈妈”

  
2025-08-21 14:33:49
     

陈洁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文/图

8月20日,暑假接近尾声,渠县清溪场镇宝珠村的双胞胎兄弟小峰和小渠憧憬着即将开始的高中学习生活。院坝里,渠县法院立案庭庭长杨芳对着已经高过自己半个脑袋的兄弟俩说:“暑假要结束了,该收心了,平时少耍点多预习下课本,高中的学习要更努力和自觉了。”

在小峰和小渠眼中,面前的“杨妈妈”嘴里严厉,内心却是温柔的。如果不是“杨妈妈”5年前的资助,兄弟俩如今不知道还能否踏入高中校园。



杨芳和小峰、小渠非亲非故,这对双胞胎兄弟只是她办理的一起案件的当事人。

2020年,兄弟俩的父亲罗某突患疾病、无法工作,母亲李某便以外出务工为由离开渠县,从此杳无音讯。兄弟俩无奈之下只得把母亲告上法庭索要抚养费,但由于种种原因,案件无法执行。

得知兄弟俩放学后经常在街上捡废品,杨芳心疼不已,便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为兄弟俩争取到了低保政策。正是长身体的年龄,为了让兄弟俩的营养跟上,杨芳几年来一直赞助着他们的生活费,为他们购买学习文具、衣服等。

除了生活,杨芳也很关注兄弟俩的学习,她深知,这样的家庭环境,唯有把书读出来才能改变命运。兄弟俩周末放假在家,杨芳常常给他们打电话,叮嘱他们少玩一点多看点书。兄弟俩不听话的时候,奶奶就给杨芳打电话,杨芳会对他们进行严厉批评,给他们讲人生道理。

懂事的两兄弟也学会了感恩,努力学习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今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对于兄弟俩的未来,杨芳和身边的朋友们商量好了,要一直资助到他们完成学业。

单亲的女儿有“妈妈”了

在杨芳办公桌的抽屉里,收藏着一封名叫小玉的女孩的来信。信里,歪歪斜斜的字迹中,小玉一遍遍称杨芳“妈妈”,但这个小女孩并非杨芳的女儿。




小玉的母亲彭某是先天性聋哑人,经人介绍跟肖某结婚。在小玉8岁时,肖某突然双目失明。彭某、肖某二人因疾病无法进行交流,彭某便到法院起诉离婚。根据《民法典》规定:“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小玉则自愿跟随盲人父亲肖某生活,母亲支付抚养费。

“每个案子背后都是鲜活的人生”,案子虽然审结了,杨芳心中却多了一份牵挂,这个小女孩,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最终,她还是放心不下小玉,向村民打听来到小玉父女租住的房屋。

第一次走进这个家的场景让杨芳历历在目,当她推开房门时,只见小玉蓬松着头发,一张脏兮兮的小脸,以及一双赤脚,满屋乱跑。杨芳强忍着眼泪,将小玉抱起来,用清水为她擦洗小脸蛋,还给穿上带去的新衣服和鞋袜。

随后,杨芳买来两床厚棉被和全新的床上四件套,仔仔细细铺好床,又带着小玉洗澡、剪头发。收拾打扮妥当,她摸着小玉的头,亲了亲小玉的脸蛋,脱口而出:“我这个闺女收拾一下,好漂亮!”

就这样,杨芳又多了个“女儿”。“杨妈妈”几乎每周都会上门手把手教小玉做饭、洗衣服、扫地,还要陪她玩,小玉也一天天开朗起来。杨芳还教育小玉要孝顺盲人父亲:“孩子,你爸爸的眼睛坏了,你就要当好爸爸的眼睛。”现在,小玉已念初中,杨芳承担她每月的生活费,以及学习开销。

在群众眼里,杨芳是公正严明的法官;在一群孩子们眼里,她是和蔼可亲、立德为师的“杨妈妈”。从2015年开始,杨芳已资助了50多名困难学生,如今有的孩子已经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了。每年寒暑假,都有多名大学生或研究生带着自己的成绩单,到杨芳家里聚会,杨芳忙前忙后为他们准备水果、零食。

“死”去的儿子回来了

作为一名法官,杨芳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公正高效地办理每一起案件。杨芳曾经连续给一个“死”了好几年的人发短信,第一天给对方发过去没有动静,第二天也没回音。直到第30天的深夜,杨芳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姓李的老婆婆打来的,她在电话那头带着哭腔说:“打了,他给我们打电话了!”

原来在2013年,渠县清溪场镇黄龙村的罗大树(化名)跟父母吵架,离家出走,之后便杳无音讯,村里人都传言他死在了外省。

当时,李婆婆和老伴都是快70岁的人了,又无子女照料,村民都建议两人替儿子到法院办理宣告死亡的证明材料,如此便能获得政策照顾。2021年,两名老人向渠县法院申请宣告罗大树死亡,案件的承办法官正是杨芳。

走宣告死亡判决的程序很容易,但杨芳想起罗大树的母亲李婆婆来立案时悲伤的模样,顿生不忍。她是一名法官,也是一位母亲,她深深明白母亲对孩子的刻骨挂念。办案过程中,杨芳向通信运营商发送协助查询通知函,竟查询到罗大树尚有一张实名电话卡,且正在使用。

于是杨芳果断拨通了这个电话号码,对方听明来意后一句话没说直接挂断了电话,后面多方联系也毫无结果。

对方是罗大树本人还是其他人在用罗大树购买的电话卡?杨芳没有放弃这唯一的线索,坚持每天给那个号码发短信,还把老两口的照片通过彩信发送过去。

见好言相劝并无效果,杨芳加重语气吼道:“你这样做对得起父母吗?”但电话那头仍没言语,还直接挂断了电话。

终于,经过30天的努力,消失9年的罗大树从广东东莞给父母打回了电话。

第二天一大早,李婆婆来到法院撤诉,她抓着杨芳的手呜呜咽咽地哭着,久久不愿松开,“杨法官,是你让我儿子又回来啦!”




法庭上理性严谨,法庭下感性温情, 30年扎根基层,杨芳努力做一名“有爱”的法官。自任法官以来,她共计办理各类民商事案件近千件,结案率100%,无发回、改判案件。用温情和理解给每个当事人传递司法温暖,调撤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她带领立案庭干警大力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