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营到赛场,看“深蓝”如何炼就世运“小青椒”

  
2025-08-18 14:50:45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季 实习生 赵语含

8月17日晚,成都世运会正式闭幕。在世运会期间,一群来自四川监狱深蓝志愿服务队的民警暂时褪去藏蓝警服,换上“小青椒”志愿服装,以青春之名奔赴这场盛会,他们就是省女子监狱“木兰”小分队。这群从警营走出来的守护者,以双重身份传递出对岗位的热忱和对城市的坚定守护。

为确保志愿者民警以最佳状态迎接这场国际赛事,赛前,省女子监狱组织志愿者民警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从世运会历史文化学习到应急处置演练,大家对通识知识、专业技能、服务礼仪等系列课程进行了深入学习并开展实战演练,全方位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与沟通保障能力。同时,还根据行业特点量身定制了强化课程:模拟人流高峰时段进行秩序维护、开展突发情况快速响应演练、场馆路线指引等内容。


按照赛事组委会安排,8月4日,志愿者民警化身“小青椒”,在成都东部新区湖滨天地和市民文体中心服务小站上岗。搭建设备、整理物资、布置氛围、录制宣传提示语……他们有条不紊地为服务站“梳妆打扮”,做好服务准备。在这里,志愿者民警们为市民递上世运会宣传册,细致讲解赛程亮点,并耐心为游客指引路线,递上解渴的饮用水;面向国内外嘉宾、运动员、市民游客,把有温度的城市志愿服务落到实处。


当然,深蓝守护远不止于赛事服务。在志愿服务期间,一名外卖小哥因雨天路滑,不慎在湖滨小站外摔倒,志愿者民警第一时间冲上前询问伤势,将其引导至小站进行伤口处理,并为外卖小哥送上一次性雨衣和清凉贴。对于志愿者民警的热情帮助,外卖小哥连声道谢。深蓝志愿服务队的“正能量”志愿精神在街头巷尾延伸,那份藏在高墙里的坚守与温暖,悄然流淌到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此次志愿服务的队伍里,既有初入职的00后“青苗”,也有深耕志愿事业的70后“青蓝”。十余天的服务里,他们收获汗水与认可,更有对“为民服务”的深层感悟。

“从冒雨清障到为观众发放雨衣,从一开始面对外国友人的紧张结巴到能够自信用英语引导路线,于我而言,世运会志愿服务让我实现了一次自我能力的提升。”“很开心我们能用细致的服务,让前来观赛和旅游的朋友们感受到成都的温度。”民警钱聪沂、冯亚丹自豪地说。

“从高墙电网走向城市街头,从教育改造罪犯到服务国内外来蓉友人,其实我们一直在做与守护社会和谐安宁相关的工作,这份职责使命和成就感,让我倍感光荣。”民警徐梦在志愿服务中找到了“责任共鸣”。

“世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带给我很多感触,特别是残疾人运动员在比赛中展现的坚强不屈、积极阳光的优秀品质,深深鼓舞了我,我想把这股向上的力量带回岗位中,引导高墙内的罪犯学习这种精神,努力重塑‘新生’。”民警云燕动容地说道。

在世运会里,“四川监狱深蓝志愿者”与“世运小青椒”的身份在赛场外重叠,“警察蓝”与“志愿绿”交相辉映,高墙内的坚守延伸为城市街头的守护,为成都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