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棕贤
8月15日,雅安市首个聚焦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室——“鹿小天・护未共商”政协委员工作室在天全县法院正式揭牌。工作室汇聚政协委员力量与司法专业优势,以“司法引领、政协助力、社会协同”为核心定位,以审判工作为基石,借助市、县政协各界别委员的社会动员能力,推动司法保护与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的无缝衔接,形成“专业判断+多元视角”的护苗合力。
多方共识的凝聚,让工作室从诞生之初就具备了“多元共治”的鲜明特质。座谈会上,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宋卫春明确“以审判为基石、以协同为抓手”的工作路径,提出要将邀请委员参与案件调解、法治宣传、困境儿童走访等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县政协副主席郑智力强调,委员工作室要成为“反映未保诉求的直通车、破解未保难题的智囊团”;市政协副主席袁世华则评价其为“全市未成年人保护领域资源整合的创新尝试”。工作室的各位委员也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从揭牌到见效,首案调解成功彰显协同效能。揭牌仪式当日下午,工作室便迎来首次实战——一起未成年人致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责任纠纷的调解。面对双方法定监护人因侵权责任划分、赔偿项目及金额如何确定产生的严重分歧,法官与工作室成员分工协作,法官从法律层面解析侵权构成要件、责任承担原则、赔偿计算依据,政协委员则以社会观察者的视角疏导双方情绪,引导双方从情理方面正视问题。经过一个小时的联合调解,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委员们还借机对两位涉案未成年人进行了人身安全知识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这场“司法+政协”的协同实践,以协作调解和帮教的实效证明了工作室的务实定位。
未来,天全县法院将持续为“鹿小天・护未共商”工作室注入司法动能,通过常态化协作机制让法律温度与社会力量深度融合,让这座扎根基层的未成年人保护平台,在“司法专业+政协智慧”的双重赋能下,编织起一张覆盖未成年人成长全周期的护苗网络,为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探索出“天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