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靖
近日,由省律师协会、成都市律师协会主办,省律协刑事辩护协会、成都市律协刑法专业委员会、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青羊律师工作委员会承办的“天府刑辩论坛”第一期——“商事犯罪案件的证据运用问题”在成都举办。
省律协副会长袁志对“天府刑辩论坛”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莅临会议并作专业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希望通过“天府刑辩论坛”铸造四川刑辩品牌,进一步提升全省刑辩律师辩护业务水平,有效助力刑事辩护全覆盖工作,推动全省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律协副会长许文林表示,本次论坛聚焦商事犯罪案件证据运用问题,引导刑辩律师深刻把握商事犯罪证据的特殊性,特别是电子数据、财务账目、言词证据转化等领域的审查要点与质证技巧。希望参会人员深入交流研讨,提升证据规则运用实战能力。
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瑞华以“商事犯罪案件证据运用问题”为题作专题讲座。以商事犯罪无罪判决数据为切入点,剖析商事犯罪已逐步成为刑事辩护的核心领域,其复杂的交易结构、多元的行为模式、密集的法律交叉,决定了商事犯罪刑事辩护对律师专业能力的高度要求。商事犯罪具有单位与个人犯罪主体竞合、刑民交叉、刑行交叉、商业交易模式复杂等四大核心特征,聚焦证据运用中的单位责任切割、法秩序统一性适用、主观要素证明等关键难题,结合电子数据审查、涉案财物追缴等实务痛点分享前沿观点。刑事律师需打破专业壁垒,融合民商、税务等跨领域思维,立足“领域法学”概念深耕商事犯罪辩护,为律师行业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
与谈环节,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静华聚焦单位刑事责任的区分逻辑及企业刑事风险防控路径,提出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的差异化辩护策略,丰富了辩护实践的理论支撑。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荣杰教授以“居间贿赂”案件为例,探讨商事犯罪风险前置防控与跨领域思维融合,深化了理论与实务的衔接。
参会律师围绕涉案财物追缴、刑行交叉等商事犯罪辩护实务问题进行沟通交流。
省律协专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梁晶表示,此次论坛既是一次刑辩专业能力的系统迭代,更是一场行业发展视野的格局跃升,为商事犯罪辩护实践锚定了清晰方向。
省内专家学者、法检机关代表、省市律协相关委员会委员和省内非委员律师共计500余人参加会议。四川省律协、成都市律协将以“天府刑辩论坛”为载体,持续搭建高端刑辩交流平台,推动全省刑辩事业向专业化深耕、品牌化塑造、全国化辐射的高阶维度跃升,为新时代刑事法治建设贡献坚实的四川和成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