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 | “小候鸟”逆向团圆,广安警察全程1500公里温暖“伴飞”

  
2025-07-07 19:55:10
     

朱茂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雍剑波 文/图


▲“小候鸟”们踏上逆向团圆之路

7月3日8时许,在广安市前锋区政务中心广场上,7辆悬挂着“广安前锋——东莞大朗‘小候鸟’团圆行动专车”横幅的大巴车温暖启程。在广安市公安局前锋区分局民警,前锋区团区委、妇联、关工委工作人员,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护送下,前锋区的326名“小候鸟”们踏上了前往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与父母团聚的逆向团圆之路。


▲“小候鸟”飞奔扑入父母的怀抱

经过约27个小时、跨越1500公里的昼夜兼程,车队于7月4日上午11时许平安抵达东莞市大朗镇巷头毛织文化广场。车门开启,孩子们欢呼雀跃,飞奔扑入久候父母的怀抱,现场瞬间被浓浓的亲情与团聚的喜悦包围着。

在晨光中安全启程

清晨6:30,晨曦微露的川东丘陵,7辆大巴车分赴广兴镇、观阁镇、代市镇、小井镇和前锋主城区各上车点位载乘“小候鸟”们。

在广兴镇上车点,周世国将9岁的孙女周雨露和5岁的孙儿周艺交到了蒋成军手上。姐弟俩的父母常年在大朗务工,平时跟着爷爷在老家生活。以前,父母每次都要特意请假回来接他们去大朗过暑假。今年就不一样了,周世国听说有大巴车专程送小朋友到大朗,并且还有派出所民警全程护送,他便第一时间联系派出所主动报名。

“老人家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平平安安把他们带到父母身边。”蒋成军对周世国说。“马上就要去大朗见爸爸妈妈了,高不高兴呀?”周艺兴奋点头,周雨露小声说:“高兴。”蒋成军一手提着姐弟俩头天特意为爸爸妈妈摘的李子,一手牵着周艺,把他们安顿在了自己旁边的座位上。



▲蒋成军牵着周艺,提着姐弟俩特意为爸爸妈妈摘的李子准备上车

上午8:00,车队在政务中心广场集结完毕。随队民警王超,陈锐登车为孩子们调整座位、系紧安全带。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出发前的安全提示。关工委、妇联工作人员则为每位孩子送上精心准备的“爱心礼包”,里面有防晒帽、小风扇、湿纸巾、驱蚊手环等旅途必需品。前锋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随车同行,全程守护孩子们的健康。


▲出发前,陈锐仔细检查“小候鸟”们的安全带是否系牢

在民警王超跟随的3号车旁,他的爱人特意赶来送行。按照前锋区公安分局与大朗公安分局的“川粤民警互派”计划,两地公安会分批选派优秀民警开展跨省警务协作实战工作。王超在完成此次护送任务后,就将留在大朗公安分局开展交流学习。


▲王超和爱人挥手告别

“我们的孩子才两岁多,他爸爸由于工作原因经常长期出差,这次又是3个月不能在身边,我们还是挺不舍的,希望他在大朗好好工作,家里的事放心交给我。”看着车内马上就要和父母团聚的孩子们,王超的爱人眼圈红润。


▲王超为孩子们发放旅途中的生活物资

车轮上的温暖陪伴

警灯闪烁,车队在广安市公安局交警三大队警车开道下驶入高速公路。车厢内洋溢着欢乐与温情,志愿者姐姐化身“孩子王”,领唱起《孤勇者》和《离别开出花》,稚嫩的歌声回荡在车厢内,勇敢放声的孩子赢得了可爱的警察小熊礼物。除了唱歌,志愿者还给孩子们教授欢快的手势舞,讲解沿途地理知识,并开展趣味十足的有奖问答。在给爸爸妈妈写卡片的活动中,孩子们用彩笔在信纸上描绘对父母的思念:游乐场的憧憬、“一家六口”的圆满、无声的“爸爸妈妈我爱你”……一张张稚嫩的画纸,架起了通往父母心田的彩虹桥。


▲一名孩子给爸爸妈妈写的信

民警及工作人员则悉心照料每一位“小候鸟”,时刻关注他们的需求与安全。中午1点,车队到达重庆黑溪服务区,这是本次行程中的第一个休息点。乘坐5号车的民警陈锐第一个下车,在确保停车区附近安全的前提下,他向“小候鸟”们挥手示意可以下车了,孩子们这才有序排队前往休息区。


▲在服务区,周艺紧紧抓住蒋成军的腰带

“你牵着我的腰带,姐姐牵着弟弟的手,谁都不许松手。”蒋成军拿着为周艺泡的方便面,边走边对姐弟俩说。


▲蒋成军帮助“小候鸟”泡方便面,周艺在一旁寸步不离

三人刚好坐下准备吃饭,突然一个孩子哇地哭了起来,原来他刚泡好的方便面倒在了地上。“男子汉莫哭莫哭,我去给你打饭。”蒋成军安慰着小男孩。


▲蒋成军将自己的肉菜分给孩子们吃


▲在服务区出发前,交警对车辆安全进行检查
 

一夜无眠守护安眠的港湾


▲夜间休息时,陈锐为“小候鸟”们讲睡前故事

夜色深沉,旅途进入深夜。根据安全规定,车队于凌晨2:00至5:00在湖南洪观服务区强制休整。万籁俱寂,孩子们已在座位上沉沉睡去。民警和工作人员却依然清醒,蒋成军带领着王超、陈锐轻步巡视在车厢内外,他们目光扫过每一扇车窗,确保这份深夜的安宁。服务区的灯光下,他们无声的守护成为孩子们安睡最坚实的港湾。


▲深夜,蒋成军在车外巡视,“小候鸟”们在车内安睡

远处的天空开始泛亮,蒋成军安排民警和志愿者开始清点每车的人数,确保不漏一人。清晨5:00,引擎轻鸣唤醒黎明,休整后的车队载着沉甸甸的期盼,向着“团圆”全速进发。
跨省接力温情抵达

7月4日10点36分,大巴车队驶近东莞东坑站,大朗公安6辆铁骑和1辆警车警灯闪烁,庄严开道。车厢瞬间沸腾,孩子们兴奋挥舞着小红旗,与敬礼回应的交警叔叔热情互动,《歌唱祖国》的歌声在志愿者带动下嘹亮响起。

在大朗镇巷头毛织文化广场上,早已围满焦急等待的父母,他们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在人群中搜寻着那熟悉的身影,目光满是思念与牵挂。


▲“小候鸟”们平安抵达大朗

胥国东在大朗经营了十几年面馆,作为“留守一代”的他经历过留守儿童的心酸和无奈,深知与父母团聚的渴望与期盼,因此每年和孩子短暂的相聚也成了彼此弥足珍贵的温暖时光。他上一次跟女儿见面还是在春节,今天早上8点多就来到了现场等待。

8岁的胥梓言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了胥国东,兴奋地挥舞着小手大喊“爸爸”,小跑着扑进胥国东怀里,相视而笑的幸福画面定格成最美的风景,这跨越千里的拥抱,让等待的煎熬化作此刻的圆满。
广场上,久别的父母与孩子紧紧相拥,喜悦的泪水与欢笑交织。

欢迎仪式温情满满:工作人员为孩子们送上岭南荔枝、饮料、糖果,更特别的是全场为一位小寿星齐唱生日歌。


▲大朗公安为一名小寿星送上生日礼物

短暂的欢庆后,“落地第一课”随即开讲,大朗公安聚焦防性侵、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精心设计趣味问答,孩子们踊跃参与,气氛热烈。


▲大朗公安为“小候鸟”们开展“落地第一课”

课程结束后,家长们拿起行李,牵着孩子的手踏上回家的路。“孩子一路上有医生、志愿者、警察相伴,比我们接还周全,落地欢迎和安全课太贴心了!”家长周先生感慨道。


▲蒋成军将周雨露和周艺姐弟俩平安带到了父母身边

家长孩子们散去后,民警陈锐再次登车对所有车辆进行检查,确保孩子们没有遗失物品。果不其然,在一辆大巴车上,陈锐发现了一个书包,里面装着暑假作业。根据书包上的姓名和事先登记好的联系方式,陈锐很快联系上了孩子的家长。


▲陈锐为孩子找到了书包

在将书包归还给孩子后,陈锐摸着他的头开玩笑地说:“小朋友放心,警察叔叔的职责就是保护好你们的安全还有暑假作业不丢失。”小家伙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记者手记
乡情警务托起“逆向归途”


这场跨越千里的“逆向探亲”,是前锋公安深化“乡情警务”机制,精准服务外出务工人员的暖心实践。前锋区35万户籍人口中,有8万余人在东莞务工,总人口仅2。58万人的广兴镇,就有约1。5万人在东莞市大朗镇就业,这些务工人员的孩子很多都留守家乡,成为了“小候鸟”。
以前每逢暑假,“小候鸟”们会在家中老人的陪伴下或者独自前往大朗镇与父母团聚。为解决留守儿童暑期探亲路途远、安全风险高的难题,2024年7月,前锋公安首次尝试“小候鸟”团圆行动,成功护送127名“小候鸟”平安抵达大朗(点击查看此前报道)。
今年暑假前夕,通过活跃的“乡友群”,在获悉大批留守儿童计划赴粤探亲后,前锋公安再次开启护送行动。而且还优化了随行服务团队,除民警全程护送外,还增加了医生、妇联、关工委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
从川东丘陵到岭南热土,这场跨越1500公里的团聚之旅,其意义远超27个小时的陪伴。这趟车轮上的旅程,守护的不仅是一次暑期的相聚,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安全、法治与人间温情的种子,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映照出社会治理的温度与力量。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