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访丨“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的四川实践

  
2025-03-06 21:11:03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夏菲妮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举办“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4年度十大案件”揭晓活动,由四川法院选送的“最高法挂牌督办交叉执行侵犯技术秘密案”入选十大案件,“网络主播直播带货虚假广告案”入选十大提名案件。这两起案件有什么典型意义?四川法院在培育精品案例中形成了哪些先进经验?今日,本报记者就四川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这一话题,采访了省高院执行局副局长马学琴,凉山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胡年军以及省高院研究室主任罗梅。

记者:四川选送的执行案件突出重围,入选十大案件,令人振奋。我们注意到,入选案件特别突出了“最高法挂牌督办的交叉执行第一案”,能为我们解读下吗?

马学琴:申请执行人四川某瑞化工公司与被执行人某升化工公司侵害技术秘密纠纷执行一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执行标的最大的知识产权案件,也是最高人民法院挂牌督办的“交叉执行第一案”。该案涉及金钱履行和行为履行,其中行为履行部分涉及对大型工业设备的拆除、销毁。若严格按照生效判决强制拆除、销毁涉案设备,成本巨大,且存在安全和环保隐患;可能对员工就业、企业经营、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该案需跨三省由九个法院共同实施上述行为,工作交流的环节多不能有失误。最高法院执行局经研究,决定对本案亲自挂牌督办,省高院执行局靠前指挥,成都中院提级执行并由院长亲自担任承办人,整合四级法院力量加速攻坚。通过提级执行、督促执行、交叉执行、协同执行,形成合力、统筹推进,用支付专利许可费替代设备拆除的方式,一揽子解决包括本案以及正在省高院诉讼中的侵权纠纷等4起关联案件。双方通过协商确定专利许可费等,让已有设备持续创造经济利益,取得了“执行一个案件,保护两方企业,保障两地经济发展”的良好效果。该案在最高法院统一指挥下,让大家看到了跨区域、部门、层级协同执行的更多可能性,成为推动在更高层级建立提级执行和提级协调机制的成功范本。

记者:“网络主播直播带货虚假广告案”入选十大提名案件,也实属不易。能为我们介绍下选送的案件吗?

胡年军:近年来,以假乱真等直播带货乱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给司法机关如何依法打击直播带货时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提出了司法需求。今年选送的以“凉山孟阳”“凉山曲布”等为代表的四川首例“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中,行为人通过虚构产品产地、买粉控评等手段,假借“凉山助农”名义对商品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应认定为虚假广告罪。本案的依法审判,打击了网络直播带货乱象,告诫互联网商家在经营中要确保广告信息的真实性,杜绝虚假宣传,是人民法院利用刑事司法对虚假广告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以司法维护网络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

记者:请问四川法院在进一步培育精品案例方面,有哪些打算?

罗梅: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工作部署,以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打造“川法特色、全省权威、全国领先”的精品案例。王树江院长多次强调,人民法院案例库之“重”体现在,它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指示的核心载体,是成文法与判例法世纪大交融的重要产物,是法官“载入史册”的最佳机遇和能力水平的最高展示,是统一裁判尺度、提升群众公正体验的“拳头产品”,更是四川法院审判质效指标连续两年100%达标后,必须全力锻造的另一项核心竞争力。关于案例库工作,省法院党组要求,全省法院要切实发挥“党组统一部署安排、研究室具体管理协调、各条线分工负责落实”的机制作用,在加强组织推动、完善编选规程、深化案例应用、涵养案例文化等方面下深功夫。近期,省法院正在筹办“菁研大讲堂”2025年首讲活动暨“三级法院谈案例——拓优与增信”法官讲坛,修订完善案例库建设的奖惩机制,旨在进一步鲜明“质效提升靠案例、晋职晋级重案例、宣传推广用案例”的工作导向,全力调动全省法官、法官助理积极性,做实“把办理案件和总结案例融为一体”,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