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各类法律事务超60万件,2023年四川律师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出炉

  
2024-12-31 15:39:39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靖

12月30日,省律师协会召开2024年度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四川律师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23年度)》。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有律师37959人,律师事务所2117家,办理各类法律事务607475件,业务收费较去年增长12.3%。

四川律师行业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带动律师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活动,不断强化律师政治属性,提升政治素养,引领广大律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自党的二十大以来,全省共发展党员律师13706人,占律师总数的36.1%。全省律师事务所单独设立党组织871个,联合党支部202个,选派党建指导员456个,实现了458家无党员律所党建指导员全覆盖。全省5家律所党组织、5名党员律师、3名党务工作者分别荣获“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推荐先进党组织50个、优秀共产党员10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50名获省律师行业党委表扬。

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重点,四川律师行业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意识,在社会治理、经济建设、生态发展、社情民意等方面,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全省共有597名律师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省律协会长李世亮、副会长李正国分别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并受聘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届特约监督员,李正国“关于设立中国体育仲裁机构的提案”获评“全国政协2022年度好提案”。持续落实律师服务重大项目,如“1+1”三年行动,组织专项律师服务团为白鹤滩水电站等60余个重点项目提供“点对点”的专项法律服务,有效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基因”。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进“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组建“四川省律师协会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指导团”,签订《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合作协议》,设立“民营企业法治护航律师服务站”,成功举办天府中央法务区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发布《四川省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法律服务指引》;870家律师事务所与1383家工商联所属商会深化联系合作机制,累计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2304场次;扎实开展“千所帮千企”专项活动,帮助企业防范化解风险隐患1256件次。印发《关于报送同心团服务分团属地司法局对口帮扶情况的通知》,组建省级服务团1个、市(州)级服务团21个,覆盖33个民族县(市)、68座重点寺庙;133家律所217名律师前往对口帮扶县(市)开展送法普法、扶贫帮扶等活动170余场(次),服务干部、僧尼、群众1.6万余人(次);持续推进“无律师县”设立分所实质化运行,围绕壤塘等地四家律所分所经费保障、派驻律师等情况开展深入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持续加强援藏支边,对口帮扶助力民族团结。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落实川渝司法厅局、律师协会11个协议、83项具体合作事宜,已落实和正在推进69项;川渝两地律协共同发布了《关于律师办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疑难业务指引》;重庆、成都市律协联合发布十大合作项目,协同培育培养涉外律师人才,实现实习律师执业期限、培训及面试考核互认等。全面强化省市律协联动共建新机制,省律协组建综合协调议事机构—区域协调发展中心,印发《四川省律师协会省市(州)律师协会联动协调工作测评指引》;常态化邀请市(州)律协参与省律协会长办公会、新闻发布会,省律协会长班子、监事长班子率队外出调研40余次,实现调研地点覆盖全省21市(州),实地走访基层律所80余家,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44份,形成省市联动、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四川律师投身社会公共法律服务,参与度从部分参与向全员参与不断延伸,服务对象从弱势群体向普通群众、民营企业不断扩展,服务形式从法律援助、普法宣讲向对口帮扶、志愿服务不断升级。积极参与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等乡村振兴法治建设,落实白玉县定点帮扶,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基层治理和法治乡村建设。省律协、省残联赴汶川县映秀镇开展助残调研慰问活动,关爱藏族同胞,进行走访慰问、普法宣传,与汶川县残疾人联合会进行交流沟通,解答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的疑难愁惑。省律协积极配合开展审查起诉阶段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与四川省法律援助中心共同举办培训会、交流会,线上线下共计13000余人次参与;持续开展律师代理刑事申诉案件调查研究,开展刑事申诉辩护与代理培训会、刑事辩护业务研讨会,研究制定并发布《四川省律师协会律师办理认罪认罚案件指引》,进一步提升四川律师办理认罪认罚案件的质量。省律协充分发挥“一刊一网一号”的普法宣传作用,利用新媒体矩阵发表专业文章、普法专刊、短视频等,深化法治宣传新样式。举办研讨会切实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同堂研讨、同步提升,就进一步规范保障律师实习人员参与诉讼活动权利等方面,与省高院、省司法厅积极沟通提出意见建议,四川天府“一带一路”商事调解中心与天府新区法院(四川自贸区法院)正式签署《民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合作协议》,推动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实质化运行。

四川律师作为涉外法律服务的一支重要法治保障力量,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律师联盟成都代表处、四川天府“一带一路”商事调解中心实质化运行。参与落实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加快实现涉外法律服务优质聚合,省律协加强涉外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和涉外商事审判制度创新,与成都中院、天府新区法院(四川自贸区法院)分别签署诉调对接系列协议,共建仲裁、调解、司法确认、诉调对接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推动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实质化运行;省律协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四川分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助力天府中央法务区成为西部涉外商事争端解决优选地;参与推动四川首家香港与内地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入驻天府中央法务区,助力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在法务区聚合发展,拓展香港与四川法律服务合作新空间,实现天府中央法务区法律服务供给新提升。省律协配合省司法厅与省商务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人才培育、风险防范、搭建平台、建好建强解决争议机构等方面搭建战略合作平台,协助省司法厅制定了“四川省涉外律师优势服务领域清单”;省律协推动与伊斯兰堡律师委员会、律师协会达成合作意向;四川律所获得四川省商务厅首批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站确认,在省律协和省商务厅的指导下,成立应对贸易摩擦工作小组,扎实开展国际贸易摩擦预警应对。四川律师行业培育涉外法律人才,蓄力涉外法律服务律师资源,现已培养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124名,四川律所已设立8家四川律所境外分支机构;省律协已与四川大学就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与新疆律协签订《涉外法律服务合作框架协议》,并拟定涉外法律服务人才海外培训计划,积极争取四川省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的海外培训项目进入重大项目立项,研究出台《四川省律师协会涉外法律服务领军人才及后备人才库扩充方案》。

四川律师行业苦练内功,推动行业规范执业。全省律师继续教育平台近4万人次学习,开展4期申请律师执业人员集中培训,共举办百余场专业活动,圆满完成第四届“十佳代理词”“十佳辩护词”征集评选活动;完善《四川省律师专业水平评价指标及计分标准》,完成对已经通过律师专业水平评定并取得专业证书的1116人次的考评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三支队伍”分类管理“两办法一意见”,完成省司法厅《关于加强全省法律服务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四川省律师协会关于加强全省律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修订和完善惩戒实务指导手册,全年省、市(州)律协共作出行业处分56件,其中9名律师被依法吊销律师执业证书,不断净化执业环境。四川律师行业培育品牌,加强精品化服务水平,启动四川省专精特新律所培育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培育100家“专精特新”律师事务所;举办“新形势下四川中小律所管理”专题培训,为全省中小律所律师代表等60余人提供律所发展专业辅导。四川律师行业搭筑平台,提高律师人才总体供给水平,推进律师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律师人才各项优惠政策落地,进一步加强四川律师教育培训师资库及课程体系化建设,启动实施“百场巡讲”,评选出76名“百人讲师团”第一批讲师名单,共计开展进巴中等6个市州巡讲和专业研讨10余场;着力开展“两公”律师规范化建设,举办全省公职律师、公司律师业务培训班为省直系统、21市(州)百余名公职律师及公司律师提供专业培训,绵阳市“两公”律师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高分通过全国首批试点验收;大力扶持青年律师成长发展,对全省符合青年律师减免政策的律师,实施青年律师培训计划,举办“四川青年律师论坛”等活动145场次,常态化开展四川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开展并形成县域青年律师生存和发展问题调研报告,制定青年律师导师计划(“薪火相传导师计划”)。积极开展律师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律师观看专业题材电影,以球会友协办并组队参加海峡两岸暨港澳律师相关联谊比赛,组织四川律师赴京参加全国性律师比赛,丰富律师的专业文化生活,促进行业整体发展。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