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心赋能 携手搭建帮扶连“心”桥

  
2024-09-30 17:15:00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 李季 实习生熊隽菡  甘孜监狱供图

加快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运行机制,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努力提升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教育改造、教育帮扶和教育矫治效果,提振社区矫正人员回归社会的信心和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降低再犯罪率,是凉山州司法局和民盟凉山州委“合力帮教,共建和谐”的重要目标。


近日,省司法行政系统帮扶凉山工作队在省司法厅党委的领导和省监狱管理局、省戒毒管理局关心下,协调系统内的优秀心理咨询师,积极助力凉山州司法局和民盟凉山州委“黄丝带·同心帮教”心理能力培训工作,深入到木里、雷波、越西等县司法局及乡镇司法所,携手推进帮扶“心”力量。

在木里县司法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林从压力测试、幸福的理解、情绪和压力、人际关系调节和维护等方面带来了《幸福奥秘》主题分享,引领参训司法局工作人员深刻理解幸福的涵义,并提供了应对职场压力,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策略和方法。在雷波县司法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坤《社区心理矫正》的主题报告,侧重分析了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从个案分析,以心理学的视角如何开展有效积极应对,给参训工作人员提供了措施和建议。


此外,在越西县司法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万小华警官一改平日的威严,以平和的语言、幽默的话语,以共情、宽容为场景,引导矫正人员以感恩的心态、良好的生活态度面对矫正生活。在盐源县司法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妍警官通过矫正故事和案例分享,让矫正人员正确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引导矫正人员积极健康的心态和努力方向。在普格县司法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延芳、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江山以爱心、感恩为纽带,引导矫正人员重塑人生目标,做好人生规划。


在帮扶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们通过个案分析、场景共情等方式,逐步建立与社区矫正人员的沟通和信任。他们以专业的知识和真诚的态度,帮助社区矫正人员解决心理问题。矫正人员阿某,自入矫以来,变得沉默寡言,不思起居,长期卧床不起,身体枯瘦如柴,精神萎靡。在专访中,心理咨询师们循循善诱,耐心引导,逐步建立起沟通和信任,慢慢从床上坐了起来,有了言语和交流。在木里县,社矫人员比某本有心仪理想的大学梦想,可因球场上的一次争执,失去了美好的校园生活,看着身边的校友、伙伴一个个兴高采烈地拿着录取通知,也曾一度失落过。但心理咨询师从生活场景聊起,与他建立信任感,社矫人员逐步敞开心扉,燃起生活的希望。

下一步,省司法行政系统帮扶凉山工作队将进一步加强与民盟凉山州委会的沟通协作,共同构建更加紧密、高效、务实的合作机制,协同推进、优势互补,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与各方力量一道,努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