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万里黄河 报道法治中国 | 河南省台前县:政法护航大美黄河奔腾入鲁

  
2024-08-23 16:41:26
     

行走万里黄河 报道法治中国 | 黄河行台前县特别报道

河南省台前县:政法护航大美黄河奔腾入鲁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从地图上看河南,如一蹲坐的大象,其翘起的象鼻伸入山东腹地,鼻子的走向,正是循着黄河的流向。

从这里,大美黄河出豫入鲁,汤汤奔腾到海。


8月23日,“行走万里黄河 报道法治中国——黄河流域9省区法治媒体大型全媒体行进式报道”采访团来到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站在象鼻最前端的黄河岸边,遥望大河蜿蜒向鲁,倾听乡亲讲述两岸黄河故事,见证新时代豫鲁政法干警精诚协作,智慧创新,共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

检察协作 滩区复绿

放大地图看台前县,会发现该县与东邻的山东省东平县,并非完全依黄河定界。河这边有山东的地,河对岸也有台前的田。这种犬牙交错的局面,是历史上黄河多次冲击河岸,来回“滚”道而致。

台前县吴坝镇的黄河滩区中,就有这样一块地,虽然处于黄河西侧,却以一排杨树为界,树西为台前县,树东是山东省东平县。外乡人不知就里。人道是,“交界地带两不管”,有人就瞄上了这片位置独特的地方,悄然建了个沙石料场。

“我们的行政机关去查处时,他们说是山东的,不归我们管。山东的行政机关去查时,他们又说是河南的,也不能管。”站在昔日这个沙石料场的旧址前,台前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负责人杨金印说起当初的情况,表情依然无奈,“他们用船从黄河中违法采砂,利用地理交接的特点,用左右来回摇摆的方式,逃避辖区执法查处。”这就是执法的难点盲点。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时代命题确立后,台前县检察院主动作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与周边山东各县检察机关协调联系,谋划以跨区域协作的方式,合力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2020年9月,台前县检察院协调倡导召开了检察长论坛,起草了《关于加强豫鲁交界段黄河两岸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创造性地建立起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

通过这个机制,豫鲁两省接壤的五市十一县检察机关,紧密地建立了线索移送、联合巡查、沟通会商等制度,解决了两地检察公益诉讼协作问题,破解了黄河滩区交界处生态环境保护“两不管”的尴尬状况。

当年年底,这一机制就被最高检作为经验向全国推广,并写入了《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教材。2022年9月,又被最高检评为检察公益诉讼全面推开五周年“好机制”。

据了解,4年来,运用这一机制,豫鲁两地检察机关相互交办、协作,办理相关案件20余起。其中,台前县办理的督促整治黄河滩区违法建筑破坏生态环境案等3起案件,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

昔日“两不管”的灰色地带,如今成了齐抓共管的协作。8月23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沙石料场的旧址,变成了松软的田地,禾苗在这里茁壮地生长,复耕的滩区,宛若绿毯。

跨省保护 首设基地

检察协作创新,并非台前个例。

因地处山东腹地,台前县周边与山东4个县接壤,人员密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群众通婚、经商、物流等往来,十分频繁。因此带来的生产经营、婚姻家庭、财产权属等跨省域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2019年以来,台前县法院主动谋划,以便民服务作为出发点,先后与周边山东四县就加强跨域司法服务进行探讨交流,积极推进跨省域立案改革试点工作。历时4年,他们又与山东四县法院共建“联动执行小联盟”执行联动协作机制,破解了两地执行难题。

工作中,两省基层协作法院跨区域联动,共同打造执行线索共享平台,合力构建执行强制措施网络。“这一举措,有效打破了执行工作地域限制,两地执行办案,实现了‘同城效应’。”台前县法院副院长刘传广介绍。

随着全省环境资源类案件统一管辖,台前县法院充分转变职能,环境资源法官到黄河沿岸、沿黄企业走访宣讲黄河保护政策。与当地村委建立环境资源法律服务沟通机制,推动了环资法官进“区”入“格”和环境保护大治理。

为做好司法保护黄河流域这篇大文章,濮阳提级协作,高规格设计。2020年4月,濮阳市中级法院、濮阳黄河河务局、山东省济宁市中级法院联合在台前县设立了黄河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这是我省设立的首个跨省域黄河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

基地位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渡黄河的革命遗址,集环境资源巡回审判、法治宣传和生态环境修复为一体,大大推进了黄河流经的台前县域与梁山县域左右岸、上下游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协作水平。

记者在现场看到,S形的黄河从广场边流过,广场上绿荫如盖,村民们在这里惬意纳凉,尽享河风送爽。对岸山东的沃野良田,同样风光旖旎。

这里之所以人稠物穰,还得益于法治文化基地的涵养。近年来,台前县河务局以将军渡黄河水利风景区为依托,充分整合景区资源,打造了集普法长廊、法治文化馆、法治公园、刘邓大军渡河纪念馆于一体的台前将军渡法治文化基地。“基地将红色文化、黄河文化资源融入社会治理,目前已成为周边省市、沿黄群众观光旅游、接受普法教育的重要平台。”台前县委政法委和县河务局有关人员向记者介绍,基地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全省优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明确要求。濮阳政法人尊重政法规律,以“过程精微”的司法实践高标准护航,为时代命题交出了黄河大合唱的非凡答卷。

磐石之安 筑在台前

护航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远不止“保护”层面。为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是政法工作主责主业。在这篇大文章中,台前政法机关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几个月前,屈月鸽(化名)的小外孙骨折了。那天,孩子在学校操场上和同学嬉闹,一个同学倒在他腿上,不幸发生了。住院40多天,这个12岁的孩子疼得每天哇哇大哭。同学家长在支付前期医疗费之后,不再支付。

“当时真难啊,难死了……”屈月鸽告诉记者,她的女儿早年和丈夫离异,外孙从小由她带大,女儿常年在外务工,她待这个外孙特别亲。

困境中,她遇到了来村里走访的公安民警。他们把校方、当事人和村干部,请到村后面一个带警徽的小院子里,这里是台前县公安局侯庙派出所朱沙沃警务室。警务室民警李志,刚40岁,却有18年的基层警务工作经验。他用“一平二宽三和”三步调解法,很快平息了双方的情绪。最后,两个月无果的棘手问题,在这里3天就解决了。

“为这个事儿,咱民警来回跑,人是真的好。”拿到赔偿款后,屈月鸽高兴地对记者说,“一个村里就得有一个这样的‘问事’人。”

李志的三步调解法,是台前县“警调融合”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中的一个经验:凡遇到群众有矛盾,先用让茶请坐等方式,“平”复当事人情绪,再用先贤故事开导,让双方放“宽”心胸,最后情理法并用,解开双方心里的疙瘩,把事说“和”。

朱沙沃警务室,是台前县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中,创新实行的村级综治中心。他们将全村划分为5个网格片区,由社区民警和村干部等组成网格员,常态化开展网格巡查,实现网格中化解矛盾,网格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平安建设工作中,台前县委政法委还探索创新出了矛盾纠纷“纵横联动”调处工作机制、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化解机制、信访维稳法治化联动工作机制、重大案事件会商研判机制、扫除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工作机制、豫鲁六县区域联动工作机制等政法工作六项联动机制。这些机制创新的背后,是辖区的持续安居乐业:该县已实现连续31个月全县无命案,2023年度濮阳市公众安全感台前位居全市第一。

在“过程精微”中护航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在基层网格中做好平安大文章,是台前政法效能的微观映照,也是濮阳政法的愿景目标。近年来,濮阳市压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全市103个乡镇全部设立了综治中心,全市共建网格3489个。致广大而尽精微,扎实的政法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就在采访团赴台前县采访前,省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刚刚批准了《濮阳市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这是河南省首部基层网格服务管理条例,将为黄河流域基层治理和政法工作现代化,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法治保障。

险处不须看,千里暮云平。今年,濮阳市委政法工作会议提出,要在护航高质量发展中增强服务能效,在高标准服务保障中狠下功夫,在高质高效的科学运行中筑牢磐石之安。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中,台前县的系列创新,无疑是黄河安澜篇章中最生动的注脚。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