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例!转接公共机构电话构成“帮信”罪案件公开审判

  
2024-08-01 14:56:15
     

男子偷将医院座机呼叫转移给诈骗人员 获刑六个月

四川首例!转接公共机构电话构成“帮信”罪案件公开审判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靖 熊勇

为赚“好处费”,一病人家属偷偷给医院一部未正式投入使用的护士站座机电话设置呼叫转移,转接至电诈团伙指定的手机号码,帮助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近日,眉山市洪雅县法院公开审理了这起“帮信”罪案件。据悉,该案是四川首例转接公共机构电话的“帮信”罪案件。


女子被“百万医保”骗走11万多

2024年初,上海的顾女士收到了一条“消费分期”的短信。见上面的联系电话是个座机号码,她便回拔了过去。对方自称是医疗“百万保障”的客服,顾女士曾在微信订购该服务,现在每月要开始扣款1800元,如果不想被扣款就按照指示操作,可以关闭服务。

随后,“客服”发来一个网页,顾女士按照对方说的操作,在网页对话框内输入79991.1这个数字,并提供了自己的信用卡照片。后来顾女士发现自己银行储蓄卡被转走79991.1元,一张信用卡被透支消费15662.1元,另一张信用卡被透支消费16998元。

病人家属转接医院座机获利710元

经查,该座机号竟是某县城医院的固定座机电话。就在顾女士被骗的3天前,该医院里一病人家属张某为了赚“好处费”,偷偷给医院座机电话设置呼叫转移。

张某在医院陪护父亲住院期间,因自己没有积蓄,在某通讯APP上“找事情做”,甚至“因地制宜”,接下了转接医院电话的“单子”。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张某答应将医院电话转接至指定的手机号码。

 经法院审理查明,张某趁该医院住院部15楼尚未投入使用,便将该楼层护士站座机的接听功能转接至他人提供的手机号码上,并按照安排,多次查看该座机能否正常使用,以及解除、设置转接,非法获利710元。违法犯罪人员利用该座机,通过冒充医保客服等方式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其中上海的顾女士被诈骗11万余元。

据悉,这不是张某第一次帮助他人实施电信诈骗。就在4个月前,张某还曾在山东省菏泽市一酒店房间内架设VOIP设备,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法院判决:构成“帮信”罪

洪雅县法院审理认为,医院本是救死扶伤之地,拨打医院电话的群众往往是病人本人或其家属,张某私自将医院座机的接听功能转接至电诈团伙所提供的手机号码上,属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行为。被告人张某在2年内曾因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受过行政处罚,又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再次为他人犯罪提供通讯传输技术支持等帮助,其行为情节严重,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最终,洪雅县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近年来,座机的呼叫转移功能被违法犯罪人员用于电信网络诈骗,不仅有老人家中座机被转接,甚至开始出现公众机构座机被转接的情况。因公众机构座机号码更容易被取信,老骗局‘新包装’易引人上当。对于有陌生座机号码的短信,或者陌生座机打来的电话,群众一定要提高反诈防骗意识。”洪雅县法院刑庭庭长郭玉珠特别提醒,公共机构要加强对闲置、无人看管的座机等通讯设备的管理,定期查看是否存在被转接等情况,不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