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民营企业发展关键问题 这场专题询问“火花四溅”

  
2024-07-28 15:47:51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慧

“相关部门如何妥善解决民营企业用地历史问题?”“相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优化执法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切实减少‘一刀切’等过度执法行为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的干扰?”……7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询问,部分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现场针对房地产复苏政策落实、解决用地历史问题、招商承诺兑现问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环保执法、中小企业账款清欠、人才招引留用问题、惠企政策宣传落实等八方面问题,点对点、面对面地对省直相关部门和单位分别开展专题询问。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王雁飞主持联组会议并讲话。省政府常务副省长董卫民作表态发言。省法院、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安厅、财政厅、人社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四川省税务局、省市场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省经济合作局、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国网四川电力等18个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到场应询。

过罚相当、宽严相济

实事求是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在本次联组会议上,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问题成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心之关切。

“有部分民营企业在调研中反映,当前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在清理违法违规用地中不顾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策环境,用现在的标准来处理过去的‘合法合规’用地,使一些已建成的项目和正在建设的项目被强拆,甚至被罚款,给企业带来了较大损失。还有的企业因用地政策门类多、专业性强、近年变化速度快等原因,在政策把握方面存在困惑,比如有的企业建设项目有享受地震灾后重建、脱贫攻坚等特殊支持政策,可以一边建设一边报批用地,但由于未及时在政策有效期内上报,面临被作为违法用地行为查处的风险。请问相关部门如何妥善解决这类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泸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鞠丽问道。

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徐志文表示,当前工作在主动靠前服务意识、督促指导市县力度、政策宣传解读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不足,如一些地方在整治违法用地过程中出现“一拆了之”、简单粗暴等现象,聚焦企业实际需求的主动宣传较少、针对性较弱。

“下一步,我们一方面会着力提升服务质效,前移服务关口、优化服务方式。比如,在项目生成阶段就主动介入,开展数据服务、政策把关等,确保项目依法合规,避免企业决策风险和投资损失。另一方面,我们会加大对市县督促指导的力度,在处理有关历史遗留问题时,充分考虑历史背景、政策环境等因素,坚持过罚相当、宽严相济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包容审慎地推进处置工作。此外,我们还会分类梳理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现行土地政策,用多种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政策知晓度,让政策宣传解读更快更准直达企业。”徐志文从三个方面针对性地回应了上述问题。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法制委委员,北京中伦(成都)律师事务所主任樊斌则更关心环保执法问题。他问道:“有部分民营企业反映,有的地方政府在环保执法中存在‘一刀切’等过度执法行为,比如为保证每月优良天气达标率,对符合环保标准要求的企业,也要求停工停产,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大损失。请问相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优化执法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切实减少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目前,我省部分地方存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不够规范、部分非计划执法不可避免、智慧执法能力不可避免等不足,樊斌委员提出的过度执法行为确实客观存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从规范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持续开展监督帮扶等三方面,进一步自查自纠,认真做好整改,并举一反三,坚决杜绝‘一刀切’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生态环境厅厅长钟承林表示。

记者注意到,在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方面,生态环境厅将完善智慧执法监管服务平台,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手段应用,不断提高非现场监管占比;督促各地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要求,减少基层不必要的自行检查工作;指导各地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动态更新调整清单内企业,持续将符合标准的企业纳入管理,对清单内企业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做到无事不扰。

既重“当下改”,更重“长久立”

现场询问直面民营企业的关心关切

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用力,部署开展了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专项监督“三年行动计划”、川渝联合开展两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等系列监督工作。按照2024年监督工作计划,省人大常委会将开展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四个一”监督,即听取和审议一次省政府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组织开展一次代表视察、一场专题询问、一次满意度测评。本次专题询问选题精准、重点突出,反映了民营企业的关切关心,依法有序地直面矛盾、提出改进措施,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共识。

会上,省政府常务副省长董卫民在作表态发言时表示,将充分运用本次询问成果,既重“当下改”,更重“长久立”,举一反三查找在市场准入、融资贷款、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遮掩不回避,坚定不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围绕政务环境、法治环境、要素环境和创新环境,落细落实改革举措,更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增强民营经济主体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持续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王雁飞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如进一步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密切跟进国家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加快推进我省相关立法,依法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各市州人大常委会要发挥监督职能、把握监督重点,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相关法规深入实施、落地落实;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等等。

会后,省人大相关专委会和办事工作机构将结合报告审议和专题询问情况,认真梳理归纳,准确汇总意见,及时交付办理;同时,依法加强对办理情况的跟踪问效。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将抓好审议意见办理,认真分析、找准“症结”,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举一反三抓好整改落实,按规定和程序向省人大常委会反馈整改情况,真正做到有询问、有答复、有结果、有实效。

据悉,昨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已经听取了省政府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明天常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将对相关单位逐一进行满意度测评。在此基础上,明年将持续开展跟踪监督,对相关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