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重整助力“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2023年度成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白皮书发布

  
2024-07-24 14:45:29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冰玉

四川老牌企业账面负债约3亿元,资产账面值仅近1千万元,43名员工遭遣散下岗,企业该如何扭转清算模式下担保债权尚不足以清偿、职工债权和普通债权无法清偿的状况?23日,成都中院发布2023年度成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及2023年度成都法院破产典型案例。上述案件便是其中一例,最终该企业通过破产重整实现了涅槃重生和价值再造。

去年,全市法院审查、审理破产及强制清算案 件(含新收加旧存)1527件,同比增长39.96%,审结1031件,同比增长57.16%。其中,成都中院审查、审理351件,占全市法院22.99%;审结257件,占全市法院24.93%。共化解债务456.2亿元,吸引投资约44亿元,132家企业被依法清退出市场。

债权人主动申请比重持续增大

据白皮书,登记审查立案的785件申请类案件中,债权人提起破产及强制清算申请568件,占比72.36%,同比增长近11%。债务人、债务人股东、清算组、债务人主管单位提起申请分别为107件、95件、8件、7件,比重分别为13.63%、12.10%、1.02%、0.89%。破产程序启动上仍然呈现出以债权人为主,债务人及其股东等其他主体为辅的特点,且债权人申请比重有逐年上升趋势,债务人主动申请破产意愿仍然不高。

审理的742件破产及强制清算案件(含新收加旧存)中,债务人所属行业前五位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分别为181家、121家、112家、90家、58家,共计562家,所占比重达到75.74%,集中分布在第二、三产业。与2022年相比,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幅较大,分别达58.77%、34.44%、16.88%;制造业比重下降,降幅达13.85%。

同时,申请人撤回申请比重持续增长,去年,申请人自愿撤回申请182件,占已结申请案件25.34%,同比增长近5%。

持续完善破产审判专业化体系

记者从白皮书看到,近年来,成都法院持续完善破产审判专业化体系的“成都模式”。多措并举提升破产案件审判质效,攻坚化解破产长期未结案件,建立“点对点”案件沟通机制,形成两级法院合力,集中攻坚存量案件化解工作,全年共化解三年以上破产案件63件;强化对下业务指导,整理编辑全国、省、市涉破产有关制度规范105份、各类制度文件47份。能动担当推动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持续推动适用破产程序化解房地产领域矛盾纠纷试点探索,进入破产程序后,创新构建“资料+资金”双容缺办证机制,推动相关部门开设“绿色办证”通道,探索适用“证缴分离”,全力破除办证障碍;全力助推保交楼稳民生,重点保障拆迁安置户、消费购房户、建筑施工人等民生群体合法利益诉求,推动停工烂尾超二十年的汇成大厦等41个项目复工续建。延伸职能擦亮破产审判成都名片,适时向相关单位发送司法建议,充分发挥司法建议在诉源治理方面的功能作用;定期发布年度白皮书,规范公众号运营管理,开设专栏,推广破产典型案例,创立并实质运行“蓉法说破”学术品牌;始终坚持研学用同向互促,成功申报省法学会法治实践创新重点课题并立项,撰写的相关论文获得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优秀奖等。

成都中院表示,下一步,将加力提升破产审判质效,持续开展全市法院长期未结破产案件清理,实行长期未结案件清单制和台账式管理,逐案制定化解方案。牵头推动成都破产事务中心高效运转,引导前期已选定的7家府院联动单位和36家破产管理人机构有序入驻,确保破产事务中心高质量、实质化运行。加快建成破产智审系统,推动“蓉破智审”以“蓉易诉”为依托,将破产审判数据导入“智慧蓉城”大数据系统,融入“智慧蓉城”数字生态圈,逐步打通不动产登记中心、市场监管、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的信息关口,实现府院联动部门有关破产事务“一键查询”。

案例点击》》

四川老牌企业破产重整实现涅槃重生

四川仙牌灵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仙牌集团公司)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系四川省首批保健品生产型企业,为国内较早专业从事灵芝研究和产品开发的科技型集团化企业。自2017年开始,因经营不善以及为关联公司借贷担保等原因,仙牌集团公司银行账户及主要资产被陆续查封,生产经营停滞,后逐步遣散职工。2018年,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实际控制人病亡后,公司经营进一步陷入困顿,同时随着债务陆续到期,公司资金链断裂,核心资产被诉讼执行,公司陷入流动性危机被迫停业。截至破产案件受理日,仙牌集团公司账面负债约3亿元,资产账面值仅近1千万元,43名员工遭遣散下岗。

2020年12月28日,成都中院依法裁定受理债权人对仙牌集团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后依法裁定对仙牌集团公司进行重整。2023年3月20日,经公开招募选定重整投资人。2023年10月13日,仙牌集团公司第三次债权人会议各表决组高票通过《重整计划(草案)》。2023年11月8日,成都中院依法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按照通过的《重整计划》,投资人现已完成投资款6500万元,实现担保债权和43名职工102万余元职工债权全额受偿,普通债权清偿率由0.08%大幅提升至7.9%的良好效果。按照既定经营方案,仙牌集团公司将以恢复企业生产经营为核心,全力实现“提效能、保就业、增税收”多赢目标。这不仅意味着该案彻底扭转了清算模式下担保债权尚不足以清偿、职工债权和普通债权无法清偿的状况,更意味着四川老牌保健品生产型企业通过破产程序实现了涅槃重生和价值再造。

【典型意义】

成都中院秉持挽救危困生产型企业、保护“老字号”民营品牌、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化保障的理念,以强化提升民营老企业“金字招牌”为重整关键,精准把握市场时机力促破产清算转入重整程序。在债权人利益最大化前提下,最大限度利用企业残存生产链条及人力等资源,依法适用破产制度“止血”“把脉”“回血”,充分发挥市场化招商作用,实现企业放下债务包袱、生产有序恢复,川内知名民营企业得以起死回生。

市场化司法招商盘活“烂尾楼”

成都某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置业公司)主要资产为高新区“某国际花园”项目。项目于2013年立项,项目土地使用权面积为70020.49㎡,土地性质为商住用地,建设规模约53万㎡,规划分三期开发建设,一期为6栋住宅和1栋商业,二期为3栋公寓及2栋商业,三期规划建设主要为两栋超甲级写字楼、商业裙楼和地下车位。2019年10月起,开发商因担保积债原因,账户、土地使用权被陆续查封,资金链断裂,负债超73亿元,存量资产评估仅13亿元,无法为一期项目部分业主办理分户产权证书,亦无法为二期项目缴纳维修基金等费用并办理楼栋产权证书,三期项目更因无续建资金而全面停工。2021年6月,债权人因某置业公司无法履行到期债务向成都中院申请对某置业公司进行破产重整,审查期间,某置业公司申请进行预重整。

2021年9月,成都中院决定同意某置业公司预重整申请,指定临时管理人对某置业公司债权债务进行梳理,并通过全社会公开招募锁定意向投资人,后成都中院依法裁定受理某置业公司破产重整申请。某置业公司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重整计划(草案)》后,成都中院于2023年4月27日依法裁定批准重整计划。2023年6月18日,“某国际花园”项目正式复工,同步为一期业主办理了产权证,并将陆续完成已交房业主办证、存量房屋销售、商业街区招商、烂尾工程续建和销售办证等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业主权证办理1393户,复工续建61000㎡。

【典型意义】

该案审理中,成都中院始终坚持以妥善维护和保障各方利益为基础,以交房办证、复工续建为工作重心,在深入研判企业资产情况、负债结构的基础上,三步推动矛盾化解、项目复工续建。

一是市场主导与司法程序无缝衔接,司法招商高效锁定投资人。预重整期间,临时管理人多渠道广泛发布公告,将项目充分推向市场,向全社会公开招募投资人,确定意向投资人。在正式受理重整后,由该意向投资人参加正式招募,并通过公开招募、比选,价高者得,高效锁定投资人,确保项目“有人接盘”“有钱修楼”。二是分割处置与投资谈判两头并进,分类施策促成重整计划通过。针对企业资产现状,区分抵押权人、购房户、建工优先权人等债权人不同需求,精准施策,一方面分割处置企业存量资产释放现有资源,实现资金回笼,推动购房人办证和抵押权人清偿,一方面搭建沟通谈 判平台,促进投资人与抵押权人磋商,妥善平衡各方权益,确保重整计划草案通过。三是矛盾化解与推动复工多管齐下,权益保障到位实现企业涅槃重生。预重整阶段提前排查案件难点、堵点,程序推进中抓住复工复建难度大、各类债权人利益分歧明显等多重矛盾点,多渠道同时沟通协调,成功化解矛盾,争取到各类债权人的广泛支持,扫清重整障碍,项目全面高效复工续建。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