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日志里的执行故事

  
2024-07-01 10:02:04
     

黄玉霞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郝飞

“今天发生了一起大事件,我们将会实质化运行“执行110”。我很荣幸成为了执行110警务团队的一员,期待接下来的执行工作……”

这是一段记录在一本值班日志的内容,一本本值班日志记录了执行工作的跌宕起伏。

群众之所盼,执行之所向

“今天,执行‘110’的热线响了,接到指令后,我们立刻整装待发,准备行动。”

“这是和解协议,请签字确认,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没有。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么晚了还专门跑一趟……”一句简单的感谢,消除了执行干警一路奔波的劳累。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被执行人林某2021年6月向申请执行人借款30万元,并约定借款期限及利息,但被执行人林某某无故一再拖欠。

“利州法院执行指挥中心,这里是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110’,你院案件当事人周某举报被执行人林某某现在某茶楼,请立即行动控制被执行人。”执行警务团队接到市法院“执行110”指挥中心处指令。

执行干警在得到被执行人的线索后,立即做出行动。在他们的值班日志上写着“切记:茶楼——公开经营场所,不可打草惊蛇。宜速战速决。”

连夜出发,精准控制被执行人。执行干警一行人“低调”出击,先将林某某带离茶楼,同时亮出相关证件,成功将林某某拘传到案。林某某主动与周某协商并达成分期付款协议,该案以执行和解结案。

铁肩担正义,脚步践使命

“今天,一位执行申请人提供了线索。这次一定要顺利找到人!”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执行是保障生效法律文书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我找到李某了,他在达州的老家和他父母一起。”一位申请执行人在电话的另一头急切的说。

“好,这个情况我们已经了解。先不要惊动他,我们这边会立刻行动。”挂断电话之后,将案件情况与评估情况向领导作了汇报,踏上了前往达州的执行之路。地图上显示,从广元前往目的地,路程有300多公里,在晚上九点到达李某家门口。担心打草惊蛇,加之对周围环境的不熟悉,执行干警决定利用晚上的时间集中梳理一下被执行人的财产方案,顺便蹲守一下,确保一击即中。执行干警在第二天下午五点才见到李某的身影,迅速上前将其控制。

“你们啷个晓得我在这里喃?”被执行人李某对执行干警的到来毫不知情,向他出示搜查令和拘传票。“我们有义务提醒你,目前判决已经生效,但你迟迟不履行。这是生效判决文书,不只是一张纸。”他的妻子见状表示会立即筹钱。

当天李某便凑齐了10万元的本金和利息还给申请执行申请人,案件执行完毕。

执强制之剑,扬时代清风

“今天的执行真是惊心动魄,上演了一场‘小李飞刀’。”

行动中,执行干警向被执行人释法明理,做到善意文明执行和规范执行相结合、耐心劝诫与强制措施相结合,告知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义务的严重后果,各当事人在法院的见证下进行现场交付。对态度恶劣、拒不配合的被执行人,果断采取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捍卫司法权威,有效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今天天王老子来了,我也没钱!”面对执行干警,被执行人陆某某情绪激动地开始撒泼打滚。

2022年12月,陆某某驾驶二轮摩托车沿广元某国道行驶时撞上正在进行道路环卫作业的张某某,导致张某某头部等身体多处受伤。陆某某仅支付了张某某住院费,因后续赔偿问题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张某某向法院提起诉讼。利州法院判决陆某某向张某某赔偿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共计1.44万元。判决生效后,陆某某一直未履行义务,张某某向法院申请执行。

立案执行后,执行干警通过电话多次传唤陆某某到庭履行案件,屡次被拒,遂决定到陆某某家中对其拘传。

“请问是陆某某吗?我们是利州法院的执行人员……”

“我已经给过他医药费了,不欠他钱!”陆某某情绪激动,边说边向院子里走去,手里还拿着没放下的镰刀。

“大娘,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判决你还需支付张某某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共计1.44万元。我们也有义务告诉你,这是已经生效的判决文书,如若你不履行的话……”就在执行人员说话间,突然从旁边飞来一把镰刀,掉落在执行人员的旁边。

“我说了我没钱!你们把我抓了我也没钱!”陆某某的情绪十分暴躁,还和赶来的申请人张某某对骂了起来。

见此情况,执行人员联系了当地的村委会干部前来帮忙调解,不厌其烦对陆某某释法明理,并告知对抗执行可能面临的不利法律后果。

最终,在执行人员和村委会干部的共同调解下,陆某某儿子代其母亲将全部案款1.46万元转入法院专户,该案执行完毕。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在奔赴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上,这本执行值班日志将继续记录他们有态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执行新故事。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