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故事|一个“迷途浪子”的“新生”之路

  
2024-05-24 14:34:22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 李季 省监狱管理局供图

罪犯张某,初中肄业后便开始混迹于社会之中,慢慢沾染上一些不良恶习,不断游走在犯罪的边缘,最终在2014年,因犯抢劫、强奸、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2个月,剥夺政治权利2年,被收押至雷马屏监狱接受改造。

入狱后的张某,认为法院判罚过重,想要申诉,不仅抗拒改造,还时常顶撞民警……2022年底,张某再次因严重违纪,被送往监狱惩戒训导中心进行改造。


为使张某正确认识自己的违法犯罪事实,踏实改造,雷马屏监狱根据张某的现实改造表现和个性化特点制定了配套的教育转化措施,张某的悔罪“新生”之路由此开启。

谈话教育寻突破

雷马屏监狱监区民警经过不懈努力,在与张某的多次谈话中发现,张某对家庭和亲情的关注度高,内心渴望亲属的关爱和探视,但家属却长期没有来狱会见。因此,雷马屏监狱监区判断亲情可能是转化张某的突破口,可以促使他产生改造动力。

2023年10月,张某突然收到家人来信,得知其父母均因病去世,监区抓住张某家属来信这一契机,联合狱政科、教育科了解到其家属由于经济、路程等诸多原因导致无法探视,雷马屏监狱结合实际情况,安慰张某并告知其家庭情况,向他传达家人对他的关心。


雷马屏监狱在联系张某家属时,从张某姐姐口中得知,张某的女儿已经结婚,并育有一子,由于他与女儿多年未联系,所以并不知道有外孙这一事。监狱通过与地方司法局联系,找到了张某的女儿,经同意后取得张某外孙照片,张某收到照片后,躲在角落沉默不语,思绪万千。

为架起亲情联系的桥梁,助力张某重获改造动力,经多次和当地司法局协调,为张某安排了一次视频会见。从未见过外孙的张某,一时间什么话也说不出……孩子的一声“外公”打破了宁静,这再平常不过的称呼,却彻底击破了张某的心理防线,让他泣不成声。


结束视频会见后,监区又鼓励张某积极参加改造活动,使其深刻感受到民警的关心和帮助。慢慢地,张某的思想状态和现实表现都有了明显、积极的变化,为进一步巩固改造成效,监狱还邀请专业律师对张某进行释法说理,彻底打消了张某对法院判决的疑虑,同时也让张某深刻认识到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对受害人及其家庭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

此后,张某的改造状态越来越好,不仅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自己所犯罪行和错误,在家书中,也向家人表达了悔悟。现在的张某,“像变了个人”。


“我一定牢记警官的教诲,亲人的期盼,拿出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张某向主管民警说道。

在监狱的不断努力下,“迷途浪子”终于走上了新生之路。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