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 李季 省女子监狱供图
塑心育人的“改造高手”,敢为人先的“探路先锋”,乐于奉献的“加班狂人”……说起身上的诸多标签赞誉,四川省女子监狱二监区监区长余茂华始终低调朴实,“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平凡事,真没啥!”
但就是余茂华做着的这些平凡工作,让迷途囚子找回人生航向,让监区民警齐心协力各展所长,在她担任监区长11年间,监区安全稳定、高效运转。
敢挑重担,携春风以化雨
在监区,民警们都说,“没有余茂华‘搞不定’的罪犯”。2022年,罪犯屈某某入监时对改造和病情失去信心,困在自己编织的情绪茧房里无法走出,甚至有轻生念头,主管警官多次谈心谈话收效甚微。余茂华了解到情况后,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通过摆谈聊天找到其心中症结,再对症下药开出“治病良方”:监区一方面积极对接屈某某家属,结合帮教活动提供亲情支撑,增添改造动力;另一方面强化情绪疏导,鼓励罪犯参加各类心理团辅活动,通过强健心理改变悲观思维。多点发力下,该犯逐步走出情绪桎梏,改造逐步趋于稳定。
监区另一名罪犯刘某也是监区的“老大难”,她对自身案件判决存异,刚入监时不服从民警管理。针对罪犯刘某情况,余茂华牵头组建攻坚小组,强化身份意识树立,开展法律知识教育,点对点攻破刘某心结,如今该犯成了监区的改造积极分子代表。
春风化雨,塑心育人,经过余茂华摆渡而彼岸花开的“屈某某”“刘某”不胜枚举。
锐意进取,用实干破难题
“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怕困难的人。”每逢监区民警低迷泄气,余茂华常拿出自己的人生信条鼓励。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监区新入职民警占比大,在传帮带中余茂华发现新警因为年纪轻、社会经验少,迅速进入角色还有不少短板亟待弥补。她组织监区领导班子、骨干民警梳理问题、找准症结,着手出台了《监区新警工作指引手册》,以图表形式,将日常工作、重点难点细化落实,帮助新民警扣紧从警“第一粒扣子”。
为了让“枫桥经验”在监区落地生花,监区在监狱原有矛盾化解机制基础上细化节点,结合监区实际出台“五级双向一平台”矛盾化解机制2.0版。担任监区长十多年间,发现问题积极调研、抓主要矛盾展开应对,牵头制定适合监区实际的改造举措、管理机制,“物整洁、事规范、人精神”成为监区常态。
坚定扎根,热爱可抵岁月
“她把自己当成了一颗螺丝钉。”说起余茂华,监区民警这样形容。从普通民警到监区长,二十余年间,余茂华始终如螺丝钉一般坚定扎根一线,以满腔热爱在岗位上默默耕耘。她事无巨细审核每一份材料,严格把控民警执法风险;她队伍管理刚柔并济,民警思想波动总能及时化解;她穿梭于各大改造现场,以示范引领谋工作稳人心……“老余,快吃饭,食堂没饭了!”“老余,快下班,赶不上通勤车了!”“固执”“不听劝”的余茂华还是会不疾不徐,坚持完成手头工作才走。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监区上演。
小细节,大情怀。余茂华就是高墙内绽放的一枝木兰,用一名女警特有的韧劲站在那里,守住岗位,守住职责,守住初心。灼灼其华,不喧哗,自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