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警务站 巧解离乡愁

  
2024-03-06 16:08:59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雍剑波 文/图

2月27日,四川广安市广兴镇,元宵刚过,正好是春节后返岗复工的高峰期,一大早,广安市公安局前锋区分局广兴派出所驻大朗乡情警务站警务助理游忠华驱车前往1500公里外的东莞市大朗镇,他的车上满载着家乡的香肠腊肉,还有帮助乡友们开具的相关资料。与游忠华一路同行的还有广安市公安局前锋区分局广兴派出所所长蒋成军,他的包里放着一份准备与东莞市公安局大朗分局商定的《跨区域警务交流合作2024年行动计划》。






大朗镇有着“世界毛织之都”的美誉,是国内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善的毛织产业集聚区。广安市前锋区广兴镇总人口2.58万余人,其中有1.5万余人在大朗镇务工就业。


为了更好服务在大朗务工的广兴乡友,2022年7月26日,广安市公安局前锋区分局与东莞市公安局大朗分局共同为“广兴派出所驻大朗乡情警务站”揭牌,开展“乡情解乡结、乡警化乡愁”的“乡情警务”工作,架起了跨越两省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乡情警务站聘请懂法又热心的前锋乡友游忠华、邓康兵2人为警务助理,负责警务站日常工作,配合东莞大朗派出所落实警务工作事项。自此,在大朗镇的广兴乡友有了依靠,户政办理不再两地跑、矛盾纠纷能在当地调、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有了“代言人”。


出发当日正好是春节后返岗复工的高峰期,游忠华的车从广安出发没多久便汇入了返工大军的车流中,在高速路上一路走走停停,历时36个小时,终于在2月28日晚上9点平安抵达大朗。此时,另一名警务助理邓康兵和一众乡友早已等候多时,他们等待的是来自家乡的味道还有来自老家的安心与温暖。


游忠华在大朗生活工作了近30年,担任警务助理外,还是大朗司法分局和大朗公安分局聘请的“特邀调解员”。邓康兵先后获评“华南地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个人”“东莞好人”等称号,两人在大朗的乡友中都有着较强的公信力。

经过一夜短暂休整,游忠华和邓康兵又迅速投入到了乡情警务站的工作中。两名警务助理的工作也伴随着乡友们陆续返工而繁忙起来。



帮老乡送去在家乡派出所打印好的相关证明;抢车位产生了纠纷;毛织作坊里两名广兴老乡发生口角并有了抓扯;夫妻两人感情不和吵得不可开交……这些问题,游忠华和邓康兵都要一一调解。


这天,带着前锋、大朗两地警方跨区域警务合作任务来的蒋成军也来到警务站,同游忠华和邓康兵一同开展工作。除了调解矛盾纠纷,他们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走访乡友,收集乡友对“乡情警务”工作的建议。此外,他们还需要为乡友们宣传法治知识,介绍派出所的服务事项。

与车水马龙的大朗镇相比,在1500公里外的广兴镇上,春节里热闹的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儿子女儿都出去打工了,家里有啥事直接给我打电话,我就在村上,随叫随到。”在田地里,广兴派出所驻村辅警顾勇对彭大娘说。



让“留守群体平安生活,外出乡友安心就业”是“乡情警务”的内核。为此,广兴派出所提出了“永不离村的辅警”,即辖区各村落实1名辅警,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走村入户,开展治安巡逻、交通安全劝导、护校安园值守、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工作。

“我们在大朗务工一年才回去一次,平时家中老人和孩子有派出所帮我们守护,我们就放心多了。”广兴籍乡友李先生告诉记者。

编辑:谢梦吟   校对:何盈巧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