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夏菲妮
2023年,全省农民工就业总量达到了265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达到了7050亿元,就业规模和劳务收入创历史新高,下一步我省还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2月29日,在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黄晓东对此进行了回应。
“农民工就业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黄晓东说,受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因素叠加影响,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技能素质偏弱、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日益凸显。
黄晓东表示,我们将深入贯彻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开展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行动的部署要求,聚焦农民工就业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持续发力,精准发力,确保广大农民工朋友求职有门、培训有路、维权有助。
一是在拓展农民工就业渠道上再加力。深化省际劳务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构建“县级劳务公司+乡(镇)劳务专合社+村(社区)劳务经纪人”全链条劳务服务体系,推广应用“蜀我·会找活”数字化智能化平台,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平。发展壮大县域特色产业,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完善返乡创业政策措施,扶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
二是在提升农民工就业技能素质上再加力。加大培训资金投入,改进培训补贴方式,分层分类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新型学徒制培训。创新开展创业培训和新职业新业态培训,满足更多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多样化、个性化培训需求。
三是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上再加力。持续开展和谐劳动关系“春风”行动,督促指导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深化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始终保持根治欠薪的高压态势,为广大农民工朋友维护自身的就业、社保和劳动保障权益撑起坚实、温暖的“保护伞”。
据悉,四川是人口大省、劳务输出大省,农民工总量常年保持在2600万左右,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始终坚持把农民工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来看待、把服务保障农民工作为重大的战略工程来推动,在兴产业、稳企业、强培训、优服务上精准发力,农民工就业呈现稳中有升、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