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 李季
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发展司法行政新质生产力。近日,省司法厅组织开展“数字法治 智慧司法”联合实验室第一批科研课题中期评估暨第二批课题立项评审。
评审由“数字法治 智慧司法”联合实验室主任、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与电气学院副院长彭倍教授主持。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研究员匡平,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邵继业,以及司法行政系统有关业务专家受邀参加评审。实验室第一批科研课题承担单位达州监狱、眉州监狱、省女子监狱和省司法厅科信处分别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并现场进行了成果演示;第二批20个科研课题申报单位对拟申报课题进行陈述,并就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以及研究能力接受了答辩。
经过评审,专家对第一批科研课题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认为课题贴合业务需求、目标清晰、创新性强,有利于帮助解决司法行政系统面临的实际问题,下一步要在优化、转化上持续用力。20个申报课题重点集中在法治政府评议系统研究、司法大数据跨系统交互和监控技术研究、AI生成司法鉴定技术研究,以及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在监管场所的应用研究等领域,聚焦实战、方向明确,既有前沿技术使用探索,又有成熟技术的应用融合,通过课题立项论证、专家指导,促进课题研究更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实用性。
据了解,“数字法治 智慧司法”联合实验室由省司法厅、电子科技大学共同牵头,联合四川省安全生产智能服务机器人工程实验室、四川发展大数据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2022年6月23日签约成立。自实验室成立以来,始终聚焦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需要,围绕助推管理提质增效、为基层减负便民,坚持业务与技术融合,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
第一批科研课题启动实施以来,实验室加强对接指导,四个课题承担单位主动作为,取得了较好成效。眉州监狱整合研发“可控智慧教育综合智能系统平台”,具备文化课堂、智慧帮教、劳动技能培训三大功能,进一步丰富了教育改造方法渠道、提升了教育改造质量;省女子监狱立足“减假暂”案件办理实际,建立起一套刑罚执行智能辅助系统,通过数据整合与共享、案件智能辅助、风险评估与预警、信息化管理与监督等技术手段,减少人为错误和主观因素的干扰,促进了案件办理公正、规范;达州监狱构建监狱实战型指挥中心,面向数据驱动“情、指、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建立涵盖要情管理、指令流转、处置预案、数据中心、要情指挥室五大功能一体化平台,推动了指挥中心实战化、信息化运行。省司法厅联合川发展大数据投资有限公司开展司法行政数据治理技术研究,引入数据标准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接口管控、建模分析等治理工具,为提升数据治理能力,解决司法行政数据不可用、不可信等问题探索了有益路径。
下一步,四川司法行政系统将以新一轮课题研究为抓手,整合汇聚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要素,强化司法行政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专用装备研发应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司法行政业务场景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实验室在司法行政系统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作用,形成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生态,为新时代依法治省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