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杰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文/图
7月3日,乐山市井研县公安局研城派出所社区民警李雨周来到位于银座商圈的“平安屋”,对附近商户如何使用防暴器材进行培训;在西门街一处设立在药店里的“平安屋”,社区民警曾旭东又来“打卡”了,在和群众聊天时,他认真倾听民声民意;在新兴村的向日葵花田旁,驻村辅警汪红杰走入田间地头,对村里的老人开展反诈宣传。
目前,井研县公安局启动运行了“近邻联盟—平安屋”机制,30个“平安屋”与居民楼或商户共用一间屋,成为了扎根在群众身边的“警务站”,民警则成为了“近邻警察”。群众在街头巷尾都能看到悬挂着红蓝灯牌的“平安屋”,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
“近邻联盟”资源叠加“邻”聚治理合力
今年5月,井研县公安局在城区各大商圈、大型商场超市、家居小镇和部分住宅小区启动运行了“平安屋”,集成群众安全“守护所”,民情收集“前哨站”,危机预警“烽火台”,快速反应“屯兵点”,防范宣传“广播站”,矛盾纠纷“联调地”六大功能。让警民联系更紧密、服务群众更直接、预防犯罪更精准,使平安井研的基础更牢、底气更足、效果更好。
“‘远亲不如近邻’,建设‘近邻联盟--平安屋’,是井研公安推出的一项便民为民服务新举措,是实施群防群治的一项新探索,也是井研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的一个新平台。通过延伸公安服务触角,提升打防管控水平,推动社会治理从‘控事稳局’向‘深耕善治’转型。”井研县公安局局长杜雨青向记者介绍。
银座商圈是井研县人气最高的商圈之一,在商圈临街门店记者看到,红蓝灯光闪烁的“平安屋”灯牌尤为醒目。研城派出所所长唐水源告诉记者:“我们动员每个‘平安屋’相邻的20至30户商户组成‘平安商户联盟’,赋予商户志愿者角色,加强和社区民警、“研城骑警”“研城快警”的协调配合,共同守护商圈的治安秩序和安全。”
商户雷女士说:“自从这儿有了‘平安屋’,发生小纠纷就地就调解了,特别是夜间警灯也亮着,做生意可放心了。”
记者了解到,井研警方已投入使用的30个“平安屋”,由社区民警、驻村辅警、网格员、街道群防群治力量及平安商户联盟值守,公安机关定期提供指导和培训。同时,研城骑警、派出所值班民警、巡逻民警每天会不定时到“平安屋”参与值守工作,随时了解群众的需求。
“我们深化‘两队一室’改革,围绕‘平安不出事’,把更多警力、资源投入社区警务主责主业。”唐水源说。“平安屋”的建成启用,社区民警可以就近就地开展接处警、矛盾纠纷调处、反诈宣传等工作,推动社区警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目前研城派出所社区民警占比达55%。
“‘平安屋’启用以来,一个直观的变化就是辖区有效警情、刑事立案、行政案件数较同期都有明显下降。”研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负责人何潇源说。
“近邻警察”服务叠加“邻”聚为民初心
曾旭东是研城派出所的社区民警,现在,他在下沉社区工作的同时,辖区内的几个“平安屋”点位成了常去“打卡”的地方。去的次数多了,群众的门就更好“敲”开了,也把他的金字招牌——旭东调解室搬到了群众的家中。
6月15日,曾旭东接到平安商户联盟反映,幸福海岸的业主刘大爷和楼下张大爷发生口角。一大早,曾旭东敲开了居民刘大爷的家门。
在刘大爷家里,曾旭东与老人泡上茶,边喝边聊,边聊边笑。刘大爷与张大爷早年因为房屋漏水问题结下梁子,后来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1小时后,在曾旭东劝导下,刘大爷的情绪舒缓下来。临别时,他握住曾旭东的手说:“我答应你,以后和他搞好关系。”
“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以来,年龄较大的群众在下载APP过程中遇到些困难,曾旭东收集数据情况后,把群众集中约到临近的“平安屋”来,相继帮助1350余名群众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曾旭东还同时开展反诈、禁毒宣传活动,代发放护照、身份证等600余份。家门口的“近邻警察”、贴心便利的公安服务,令辖区群众交口称赞。
警务改革效应叠加“邻”聚智慧开新局
“金家湾菜市场门口有几名形迹可疑人员,邻近点位‘平安屋’的‘研城快警’请迅速前往处置。”研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值班民警在日常视频巡查时发现了这一情况。
据了解,研城派出所以“做精综合指挥室、做专社区警务队、做强执法办案队”为工作主线,全力打造综合指挥室精准、精干、精细,社区警务队专人、专职、专业,执法办案队打击办案强、勤务能力强的警务运行新格局。
“两队一室”+“智慧警务”+“平安屋”呈现出“警务转型升级、队伍活力迸发、人民群众满意”的叠加效应。实现了良性循环,有力增强了队伍实力、守护了辖区安全。
“通过改革,所里的警力投放更科学合理、职责定位更明确清晰、机制运转更规范有序、基础工作更扎实稳固。”井研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周科说。
自6月6日研城派出所“两队一室”运行以来,化解矛盾纠纷77起,快速破获刑事案件17起,打击处理13名违法犯罪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