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双流法院贴出首张“电子封条” ,遇恶意破坏可自动警报和拍照取证

  
2023-03-30 16:24:48
     

李建军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一多

在法院查封房产的执行活动中,张贴封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传统的纸质封条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易脱落、易损毁、人为撕毁难取证等缺陷,致使查封效果并不理想。如何破解?成都市双流区法院有妙招。

近日,双流法院首次对涉案房屋张贴司法电子封条,对被查封的房产进行全天候监控,以便后期对该房屋进行强制腾退。



2014年,罗某某与田某某在某商业银行办理了贷款业务,约定于2015年偿还本金及利息,并将其名下一处房屋作为抵押担保。因二人并未如期偿还相关款项,某商业银行遂将二人诉至双流法院,法院依法判决二人限期清偿相关款项。后二人未按期履行生效裁判文书所确定的法律义务,某商业银行于2021年再次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查控罗某某二人银行存款不足额的情况下,双流法院执行局于2022年8月成功公开拍卖了涉案房屋,但罗某某二人却始终以各种理由拒绝交房。随后法院责令二人及房屋实际使用人于2022年11月前迁出该房屋,但逾期数月,罗某某等人仍未腾空涉案房屋。近日,双流法院执行干警前往该房屋查看近况,并首次使用电子封条对该房屋进行查封。

“相较传统纸质封条,电子封条更加坚固耐用,能牢牢地固定在房屋进户大门上,覆盖门锁。同时因其内设声光警示系统,在有人恶意破坏时,封条会自动发出声光警告起到强有力的警示震慑作用;若是无视警示,继续破坏,封条也内置拍照功能,能及时录制视频、拍照进行取证,并将证据同步发送到执行干警的手机终端,让法院第一时间知悉情况,有效采取应对措施。”执行法官李建军介绍道。

“除有'法院查封 严禁破坏'字样,电子封条设备上还印有二维码,被执行人和相关人员用手机扫码就能阅读相关法律文书,了解该房屋被查封的原因,方便被执行人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督促被执行人尽快履行相关义务,畅通了相关人员和法院之间的沟通,体现了善意执行和文明执行的理念。”

今后,双流法院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现代新技术、新手段,通过引进科学技术,推进执行工作精准化、高效化开展,有效解决司法实践中的执行难问题,强力维护司法权威,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