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夏菲妮
昨(22)日,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成都锦江大礼堂隆重举行。在获得先进个人殊荣的榜单里,有2名特殊的政法干警,他们,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官福军,生前系茂县洼底镇余家沟村第一书记,茂县法院立案庭庭长;石成军,生前系木里县依吉乡麦洛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攀枝花市公安局东区分局东华派出所民警。
拿到癌症确诊报告后,官福军没有提出请假休养,反而要求回到家乡扶贫,一瘸一拐走遍村里每个角落。凉山脱贫攻坚的集结号吹响后,石成军主动请缨,在木里县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他说扶贫要像格桑花,不畏风吹雨打。两人用行动践行了“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一人”的郑重承诺,诠释了政法干警的初心使命和对扶贫事业的忠诚担当。
据了解,精准扶贫启动以来,我省已有150名扶贫干部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他们的付出和贡献必将载入四川扶贫史册,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他们定将被历史铭记。
他把患癌确诊报告放在身后 申请去扶贫
当你得知被确诊癌症后,你会怎么办?是在痛苦中崩溃抱怨还是去享受末日狂欢?茂县法院法官官福军在拿到癌症确诊报告后,拄着拐杖毅然回到了法院岗位上。2019年,病情加重的他依然没有向组织提出请假休养,反而主动向院党组要求到白溪乡余家沟村(现更名为洼底镇余家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忘记病痛,投身热爱的事业。2014年6月,官福军在查出患有“孤立性骨髓瘤”短短两个月后,便拄着拐杖一步步走到高山村寨,为当地群众进行现场调解。“你才做完手术就来帮我们调解,这么高的山都走过来,我真的不听你的都不行。”当事人歉意地说道。老百姓们看到他蹒跚的步伐,很多并不好谈的事都迎刃而解,几年来,官福军经手的案件无一出现上诉、上访。
协助解决征地纠纷、调解离婚案件,为贫困户落实公益性岗位……驻村期间,官福军总是兢兢业业,一瘸一拐走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走进每户群众的家中,更走入了大家的心中。对村民们,官福军总是很耐心。时间一长,村民对他形成了依赖,和村民在一起生活,都有了家的感觉。
2019年底,官福军病情全面恶化,住进了医院。在后期治疗中,同事们希望为他募捐,都被他婉言拒绝,“心意收到了,请把爱心留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吧!”2020年疫情期间,在执勤卡点坚守一线3个月的他体重突然从180斤骤降至80斤,铁打的汉子倒下了……2020年8月25日,带着心中的法治信仰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官福军永远地离开了。
他说干扶贫要像格桑花 不畏风吹雨打
东跨雅砻江,西抵贡嘎山,南临金沙江,北靠甘孜州,平均海拔3100米,木里县的独特地理位置给扶贫带去不小挑战。2018年6月,省委发起凉山脱贫攻坚的集结号。攀枝花市公安局东区分局东华派出所民警石成军临危受命、迎难而上,带着组织的重托,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木里县脱贫攻坚工作中。他说:“在这里只有像在雪域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在峻冷的高原上,不畏风吹雨打,不畏风霜暴雪,静静地绽放,才能深深地在藏族同胞心中扎根发芽。”
石成军在木里县依吉乡麦洛村任“四治专员”。为尽快掌握全乡的贫困户,石成军和当地的村干部对全村的108户贫困户家庭进行了走访,开展了脱贫攻坚各类惠民政策的宣传和禁毒知识的宣讲,想法设法让广大村民知法、懂法,了解党的惠民政策。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播种希望。2020年初,面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双重压力,石成军毅然冲在第一线。用初心与担当,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对疫情防控知识做宣传、讲解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收集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村上处处都有他的身影。
2020年12月24日,还没来得及好好告别,石成军在执行公务时,车辆翻下悬崖,不幸遇难,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