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超99%法院实现网上办案
昨(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首次联合发布的《中国法院信息化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全国近3300个法院已开通官方微博,全国超过99%的法院建成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办案。
近3300个法院开通官微
报告显示,目前全国近3300个法院已开通官方微博,形成了“国家队+地方队”的微博格局。而目前,全国所有的高院、358个中院、2747个基层法院建成了政务网站。法院信息化的发展搭建起了法院、法官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特别是减轻了偏远地区当事人往返法院的讼累,尽量做到让群众少跑路、少花钱、少受累。
全国建成科技法庭1.8万个
报告指出,信息化技术使审判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革,大大提高了审判能力与效率。目前,全国超过99%的法院建成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办案。科技法庭建设、远程视频建设、电子法院建设也成效显著。
此外,近年来各地法院大力加强科技法庭建设,实行庭审活动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并以数据形式集中存储、定期备份、长期或按要求时限保存。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法院建成科技法庭近1.8万个。
466万人次老赖被限制出行
2014年12月,最高法建成覆盖全国的法院执行指挥系统,通过查询执行指挥系统,被执行人有多少财产,是否隐瞒拒不执行,“一键了然”。全国四级法院的执行人员都可以通过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对债务人身份和财产信息进行查询和控制。
此外,最高法院还建立了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截至2016年2月29日,公布失信被执行人302万人,失信信息查询4011万人次。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限制出境、乘坐飞机、贷款置业等联合信用惩戒,民航限制购票388万余人次,铁路限制购票78万人次,合计466万人次,惩戒的范围从现实的社会活动扩展到网络虚拟空间。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