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天府新区检察院创新举措筑牢公益保护检察屏障

  
2023-02-22 11:53:33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冰玉

天府新区检察院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当好新时代公园城市法律守护人,创新举措,以“3+3+3”工作举措切实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守护公园城市首提地大美生态,一件案例被最高检、中国残联评为典型案例,两件案例入选最高检“为民办实事破解老大难”公益诉讼质量提升年专项活动“千案展示”。


“三个构建”健全完善支持配合机制

构建部门协作机制。积极争取新区党工委重视支持,推动新区出台《深入推进公益诉讼工作实施意见》,同纪委监委、市场监管、公园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和城管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凝聚公益保护共识。构建区域联动协同机制。与重庆江北、四川仁寿检察院建立线索移送、调查取证协助、信息共享等协作机制;与龙泉、金堂等院会签加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工作跨区域协作的意见,加强跨区域案例联合办理2件,为服务唱好“双城记”、打造“都市圈”、建设“示范区”贡献力量。构建人大政协双向转化机制。逐步推进检察建议与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双向协同转化,积极争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公益诉讼工作的支持,从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中梳理出公益诉讼案件线索5条,立案办理3件,发出检察建议3件,所办理案件转化为政协提案1件。

“三个抓牢”找准能动履职重点领域

抓牢环境和资源保护。常态化开展“守护公园城市首提地”专项行动,就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扬尘污染等环境问题向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56件,推动整改10.8亩违法占用耕地,清理生活垃圾8.2吨,整治扬尘11处;针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陈旧导致污水外溢污染环境问题发出检察建议,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抓牢食品安全保护。围绕食药网络监管问题,开展“网络销售违法违规药品”“冷链食品”食品盲盒等多项专项监督行动,发出相关检察建议45件。抓牢特殊群体权益保护。制定“公益诉讼服务保障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十三条意见”,联合公园城市局推动将适老化配套设施纳入新区市政工程建设范围,办理的“督促规范公共基础设施适老化建设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中国残联“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三个借力”提升公益保护共治格局

注重借力大数据智慧。挖掘大数据最大价值,筛查“12345”网络理政平台、“大联动、微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及“巡河宝”“美团等各类平台公益诉讼线索并办理相关案件17件;开发“公益随手拍”微信小程序,收集群众提供公益诉讼线索19条,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掘群众投诉的“老大难”问题,实现检察关注与群众关切精准对接。借力调研成果指导。围绕公园城市建设、野生动物保护等主题开展专题调研,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探路石”,近两年来撰写的8篇文章在国家级、省级以上期刊发表或征文活动中获奖,多篇论文荣获高检院全国论坛特等奖、一等奖。借力普法宣传。依托“益路蓉行”宣传平台,广泛运用公开听证、发放资料、磋商座谈、检察开放日等形式开展检务公开和普法宣传,开展“世界水日”“6·5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等各类普法宣传16次,受教育人数达2000人次,宣传成果被检察日报、CCTV今日说法微博、最高检公众号等平台转载和报道。

编辑:谢梦吟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