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 苏冯柯 吴杰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吴显云
2月22日,资阳市雁江区法院与区检察院、区农业农村局在沱江河畔共同举行了雁江区渔业生态司法修复基地建成揭牌仪式,并进行了增殖放流活动。此次投放了鲢鱼、鳙鱼等鱼苗共计30万余尾,放流购买鱼苗所需的采购款均来自雁江区检察院2022年办理的“甘某某、唐某某等人非法捕捞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的三名当事人缴纳的生态损害赔偿款,
揭牌仪式开始前,区法院副院长刘崇飞、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夏渊、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龚绍洪代表三机关会签了《关于建立沱江流域(资阳雁江段)渔业资源保护工作协作机制的意见》。意见明确,三机关要从线索移送、案件信息共享、行刑衔接、设立巡回法庭、共建渔业生态司法修复基地、联席会议、联合宣传、业务培训等方面加强交流协作、协同发力,凝聚公益保护共识,形成公益保护合力,共同构筑沱江流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屏障。
图为:副局长韦方俊(中)院长卿卫华(右)检察长何富均(左)共同揭牌
随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韦方俊,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卿卫华、区检察院检察长何富均,共同为“资阳市雁江区渔业生态司法修复基地”揭牌。何富均指出,资阳市雁江区渔业生态司法修复基地是雁江首个生态司法修复基地,它集渔业生态司法修复、警示教育和法治宣传等功能为一体,按照“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综合治理”的生态检察模式开展工作,由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者进行“增殖放流替代性修复”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普法宣传等活动,努力建设成生态司法保护实践基地和法治教育基地。
图为: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卿卫华等投放鱼苗
卿卫华表示,区法院将以生态司法修复基地的建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快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的前进步伐,进一步加深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通过司法手段让生态治理走得更深、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