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1日,攀枝花市仁和区突发新冠疫情,仁和区于9月1日0时起对部分区域实施静态管理。但由于攀枝花市地理环境特殊、人口密度大等因素,疫情外溢风险持续增大。面对疫情扩散的复杂形势,“追阳断链”是快速斩断传播链的关键一环。为此,市公安局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由情指中心统筹,流调溯源专班全体民警闻令而动,披甲上阵。
攀枝花市公安局两级流调专班,6个作战单元、150余名警力拼搏奋战,坚持 “7x24小时”运转机制,采取“现场流调+技术支撑”手段,全方位精准研判分析,推动流调溯源工作规范高效开展。
争分夺秒跑在病毒前面
“这个再回放一下、一点钟的慢放......”七天时间排查1512个小时影像资料。这是市局情指中心民警陆柯均交出的流调“成绩单”。
接到上级指令,陆柯均果断离开两个还在熟睡中的小孩,第一时间赶赴单位组织开展流调溯源工作。8月31日以来,他不分昼夜、连轴运转,牵头开展流调溯源,很快查明了确诊病例全部活动轨迹并排查出风险人员,为迅速控制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排查人员时,陆柯均一个场所、一条轨迹、一条信息的核查比对,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因为长时间熬夜,眼睛随时充满血丝,腰椎也出现了问题。领导让他休息一下,他说:“这是一场极速赛跑,任何一项工作滞后都会贻误最佳战机。我们必须拼尽全力跑在病毒前面。”
堵塞死角盲区“零疏漏”
市县两级专班35个流调小分队,“逆行”深入高危核心现场,采取“面不漏线、线不漏点、点不漏人”的拉网式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导致病毒扩散的大小细节,打通影响流调质效的“最后一毫米”。
仁和分局刑侦大队民警张正伟是流调小分队的一员。疫情发生以来,他便义无反顾深入核心封控区,面对未知的风险和现场复杂的情况,他会同疾控部门以最快速度完成现场数据信息采集上报,为疫情防控工作争取了极为宝贵的时间。白天全员核酸检测结束后,夜晚他便和同事们一起深入居民家中、商铺等场所,全面排查核对,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切断疫情传播通道。“此工作需要密切接触阳性感染者、24小时不间断工作,存在一定危险性,但我作为一名党员,必须要冲锋在前,用努力换取群众的安心。”张正伟说。
他们的工作“数”以万计
面对海量的数据,专班全警24小时加速运转,连日来筛查了各类数据2万余条。市局情指中心政委张翔作为流调溯源专班的牵头领导,已在办公室度过了7个昼夜,吃饭从未准点,困了靠在座位上闭眼“打盹”片刻……在高强度工作下,他厘清思路、快而不乱,抓住重点、稳中有速,将一项项任务分解下发。认真细致审核把关每一篇流调报告,保证了报告的严谨和准确,为各级指挥部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和信息保障。
情指中心民警颜忠华的孩子独自在家中上网课,他抽午饭时间匆匆给孩子打了个视频电话,“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杯中热了又凉的水,揉揉疲惫的双眼,被紧急任务中断与家人的视频通话……
疫情发生以来,攀枝花全市公安机关针对确诊病例,精准流调追阳,排查风险人员2517人、推送锁定密接人员461人、次密接800人,为落实疫情措施、弥补防控漏洞、全力保障攀枝花市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做出了突出贡献。
攀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