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检察人 管控区里的日与夜

  
2022-09-08 14:54:24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一多

“米果小朋友四岁生日快乐,待疫情胜利,回家共享蛋糕。成都加油!”8月28日,任玉龙刚刚结束一天的防疫工作回到隔离酒店,发布了这样一条朋友圈。然而10来天过去了,他和儿子的约定还没有实现……

逆行而上化身 “大白”昼夜坚守

“疫”情就是命令。8月25日,在接到支援成龙路街道防疫通知的第一时间,锦江区检察院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火线成立。6名党员干警在临时党支部书记钟燕玲同志带领下,即刻下沉“疫”线社区,扛起责任。第一检察部干警任玉龙就是其中一员,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直到凌晨两点才回到单位休息。由于形势严峻,一大早,任玉龙便接到进入闭环管理的防疫任务。“我先出发了!麻烦帮我把家里刚送到院里的几件换洗衣服带过来。”来不及回家,和同事交接好工作后任玉龙就出发了。


任玉龙被安排负责绿地468云玺四期的防疫工作。他身穿一身“大白服”,每天下午开始帐篷搭建、开展核酸信息录入、秩序维护,不顾酷暑闷热,一直持续到晚上11、12点,也会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搬运防疫物资等防疫工作,每天十来个小时坚守在岗。

几天后,按照组织工作安排,任玉龙的工作调整为负责小区的物资运送、出入人员登记和内外联络。

“大家不能进去,外卖快递放在这里,写上楼栋号和房间号。”从封控线到小区门口有30米,这30米就是他每天往返几百趟甚至上千趟的距离。该小区有1200多户,大多是年轻人,由于居家隔离,线上采购的物资量巨大,每天往返搬货根本停不下来,小到一杯奶茶,大到满装的蛇皮口袋。刚开始几天,任玉龙每天都是腰酸手疼,像被人“暴打”了一顿,慢慢的就习惯了这个工作强度。


勤业不辍 以最好的状态完成任务

“物品不能从小区送出去。”“我们是中风险楼栋的,凭啥不能?”“这是娃娃学习用品,网课要用”。业主、小区内防疫人员和小区外的防疫人员关于物品的进出问题出现分歧。任玉龙先安抚好业主情绪,然后立即和大家商量并向上请示,最终统一标准。

在防疫的实际工作中,有很多之前没有想到的情况,甚至封控久了,心态也慢慢地发生着改变。

“刚开始时,我是满腔热血,什么事都想做到最好。”任玉龙告诉记者,工作中也会遇到个别情绪激动的业主,心情会出现沮丧,但是身边更多的是一些感动。

负责小区核酸秩序维护时,在发现有一位师傅拿着盲人杆摸索前进时,任玉龙赶紧上前搀扶并帮助他来到信息录入处,与后面排队业主沟通好后,优先顺利完成核酸检测。随后几天核酸检测,师傅准时在原地等待,任玉龙就成为师傅的“向导”,寸步不离。“谢谢你,有心人。”每次检测完,师傅总会笑着说同样的话,并紧握任玉龙的双手。这一幕让人倍感很暖。

有一天,下着小雨,他们远远地看见有一个身穿防护服的男人,一只手抱着小婴儿,一只手提着行李出现在封控线外,后面还有一个穿着住院服的女士缓慢前行。他们立即跑上前帮忙打伞提行李,原来是刚生产完返家的一家三口。“我老婆产后身体虚弱,麻烦你们先送她”。那一刻,任玉龙被爱的力量感动,和同事接力将一家三口安全护送回家。

商家送来的爱心水果、业主的理解配合、小区演唱会的大合唱都让人充满感动……任玉龙也能坚持每日十余小时高强度作业后,利用防疫换班和结束后的零散时间,坚持学习,准备因疫情延期的员额检察官遴选考试。

“在防控小区内的工作人员比我们辛苦多了,他们每天只能住在地下室睡行军床,洗澡也不方便。”任玉龙说,前两天由于开始两班倒,比起之前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作业,如今他们的工作量小了不少。

危难当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疫”线检察人任玉龙在管控区里的日与夜,是身为党员逆行而上的日与夜,是身为公民守土尽责的日与夜,是身为人父心系家庭的日与夜,也是身为检察人勤业不辍的日与夜。

编辑:徐雯夏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