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元禄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泸县政法系统牢牢把握聚焦“四项任务”、蹄疾步稳推进“三个环节”,固本培元抓实学习教育、刀刃向内严肃问题查纠、多措并举深化顽疾整治、标本兼治推进总结提升、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教育整顿工作成效明显,全县政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总体形象得到极大提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平安泸县、法治泸县和市域社会治理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突如其来的泸县“9.16”地震发生后,面对社会稳定的严峻形势,泸县政法系统迅速行动,将抢险救灾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有力确保了全县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形势平稳可控。
据泸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石磊介绍,泸县政法委迅速成立维稳工作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健全责任体系,健全每日工作清单制度,切实把维稳责任分解到具体领导、具体岗位和具体环节;迅速动员1000余名政法干警驰援一线,全力配合做好受灾群众搜救、转移、安置,打通应急救援绿色通道,确保各类救援车辆通行顺畅;组织全县政法干警、村辅警(网格员)等力量,全方位开展巡逻防控,全面维护救灾现场、集中安置点、党政机关等重点区域治安秩序,确保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推进。通过不懈努力,各类现实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正有序化解,取得了灾后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的阶段性成效。
4所“帐篷法庭” 一月审案94件
泸县法院机关大楼在地震中受损严重,庭审室和设施设备均受到不同程度地损坏,综合考虑抗震救灾工作不容偏移、当事人诉讼权利及时兑现刻不容缓等实际,泸县法院坚持“救援+办案”两手抓,一手抓灾情排查和隐患排除,一手紧急恢复审执秩序,地震第二天,“帐篷法庭”应运而生。
据泸县法院院长陈刚介绍,鉴于审判庭不能正常使用,泸县法院立即筹措物资,设立应急诉讼服务点,紧急恢复网络通信,畅通24小时诉讼服务热线电话,并在地震后第二天即搭建4所“帐篷法庭”,配齐桌椅、电脑、法槌、国徽等,保障已排期庭审活动如期开展,便捷、快速、高效服务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地震以来,“帐篷法庭”累计审理案件 94件,占震后总案件数84%,为全院审执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陈刚表示,灾后重建任重而道远,泸县法院将把抗震救灾和审执业绩提升作为检验法院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的“验金石”,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到“立、审、执”全过程。
检察长由衷感叹:”我真的很感动”
今年对泸县检察院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面对突如其来的“9.16”地震中,泸县检察人表现出的坚毅、团结、奉献,充分反映了队伍教育整顿之后泸县检察队伍焕然一新的精气神。
据泸县检察院专职委员、综合业务部主任王琳介绍,地震发生后,泸县检察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院领导班子成员带领20余名检察干警职工,组成第一支抗震救灾突击队赶赴嘉明镇,前往狮子山村、团山堡、复兴村奋战通宵,协助当地开展入户排查、受灾群众转移安置、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安抚群众情绪等工作。随后每天组织检察干警开展受灾群众慰问、逐户劝离转移、救灾物资转运、集中安置点志愿服务、引导灾后重建等工作。检察干警职工们两班倒不间断开展各项救灾工作,哪里需要就去那里,哪里困难就在那里,团山堡安置点、复兴村安置点、嘉明镇小学安置点、嘉明明胜纺织厂安置点、玉蟾街道汇兴康养安置点、水竹林村、九曲河村,检察蓝+志愿红的身影一直都在受灾群众身边。
任职不到一年的泸县检察院检察长陈枫由衷感叹;“经过教育整顿,院里面的精神状态一下子就起来了,这次地震让我看到了泸县检察人的拼劲、干劲,我真的很感动。”
10个”临时警务室” 24小时见警灯
地震发生后,泸县公安局立即启动一级勤务,玉蟾派出所全体民警、职工和辅警闻灾而动、闻令而行,把灾区当战场,枕戈待旦、兵不解甲、夜以继日,忠诚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竭力做好了社会治安维护、社会风险稳控、受灾群众安置、生命财产救援、群众困难帮扶等各项工作任务,全力守护了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泸县公安局玉蟾派出所所长李明介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严峻考验面前,派出所快速集结警力,鏖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全所民辅警凌晨时分冒雨逐村逐户排查险情,转移受灾群众,抢救伤员、巡逻防控、服务群众,在风雨中昼夜坚守,汗水和雨水湿透全身,他们无怨无悔。
派出所配合各地增援警力在安置点设立10个“临时警务室”,受理群众报警求助、维护治安秩序及查办各类违法犯罪案件,让受灾群众能24小时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警察冲锋在前。”
140 余志愿者安置点普法
自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以来,泸县司法局持续推进“一月一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多形式开展“法律八进”工作,认真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到位。特别泸县“9.16”地震发生后,泸县司法局积极参与抗震救灾的同时,认真履行法治宣传工作职责,组织志愿者140余人次,深入村、社区以及安置点,有针对性的开展防灾减灾以及涉及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社会稳定的法律法规法治宣传,为抗震救灾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据泸县司法局法宣股股长李国华介绍,灾情发生后,泸县司法局组织志愿者深入震区查危、排危过程中,一方面向群众宣传科学防震知识,同时发挥职能优势,向群众宣传涉及财产损失、人事损害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在抗震救灾法治宣传过程中,收集群众的法治诉求,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对符合法律援助的开设绿色通道,从快从优解决群众的法律需求;结合灾后重建“走服引”活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程,强化法治宣传输出,引导群众科学认识自然灾害,不信谣、不传谣,为重建筑牢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据泸县公证处主任黄晓蓉介绍,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泸县公证处主动转变传统服务模式,让“冰冷的”法律条款有“温度”,让“复杂的”公证程序变“简单”,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公证法律服务。
地震发生后,因财产继承、委托等事务需要外出务工人员来回奔波,耗时费力。泸县公证处推出特事特办的措施,简化手续,开通绿色通道,尽快出具公证书。同时对符合条件涉及灾区的申请人,给予公证法律援助,减免公证费。截至目前,共为涉灾群众办理公证12件,提供公证援助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