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辖区外来务工人员多、矛盾纠纷隐患多、个体心理健康需求多等特点,高新(甘眉)分局象耳派出所根据公安部“推动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体系”的工作要求,按照分局基层社会治理相关工作指示,专门在万华警务工作站开设心理咨询和辅导室,将心理咨询引入日常融入警企共建工作。
分局充分考虑到心理咨询这项工作的专业性,结合辖区平安建设治理等基础工作的特点,本着就地专员介入、全程精准指导、后续跟踪关注的初衷立意,从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切入点,通过调查走访、现场接待、流动式置入等工作方式,及时洞察、掌握企业管理者、员工的心理动态,把脉、理顺其需求、压力、困顿等心理“结节”,将矛盾调解工作前置到心理干预功课中来,切实帮助企业职工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进一步协助、引导驻区企业开展矛盾纠纷调解自查自纠等工作目标。随着此项举措的落实到位,园区警务工作在时代发展新阶段开拓了新的阵地空间,开启了全能运行模式。
万华警务工作站心理辅导室,作为眉山市首个专业企业心理服务“窗口”,努力开创全省独有的“专业门户”,响应上级政策、回应社会需求,以“开业”即专业的资质水平,无偿为辖区务工人员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这标志着分局党委通过盘活工作思路,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大提纲,在做细做实基层基础工作推出又一新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填补了辖区民间、企业公益性心理咨询机构的空白,为园区企业员工、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心理咨询的全新平台,为相关工作思路开启了新方向。
2021年4月6日上午,万华警务工作站心理辅导室受理了首例心理服务申请。
万华化工的职工陶某因长期饱受工作与精神的双重压力,情绪一直不稳定,郁郁寡欢。在工友和工作站民警的引导下,陶某打开心扉,讲述了自己的心理困惑。民警了解详情后,与陶某开诚布公地探讨沟通,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民警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积极为其疏导心结、答疑解惑。民警在沟通中不断提醒陶某,不良情绪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但也不要将其带到工作中。谈心过程中,民警又对其进行了相关法律知识的宣讲,有效消除了潜在矛盾纠纷的隐患。最后,民警将陶某的情况录入工作台账,并与其约定,后续将进行回访,持续开展疏导,直至问题解决。
“通过对来访寻求心理咨询的群众的深入了解,万华警务工作站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辖区流动人口的心理动态,从而建立“一人一档”,梳理加强对重点人员的跟踪管控,从心理源头消除矛盾发生的隐患,从而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前置,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派出所所长袁智说。接下来,警务工作站还将“牵手”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合作,在分局心理咨询师驻点的同时邀请心理辅导专业医生定期到辖区企业开展流动心理咨询服务,进一步打造更专业化、更系统化的心理辅导室,更好地为辖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抓早抓小矛盾纠纷苗头,预防安全事故,促进辖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周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