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厨房”:监管要和市场赛跑

  
2016-07-22 10:26:37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兴起,“家庭厨房”或“私房菜”等餐饮为年轻人所青睐。然而,当人们通过“家庭厨房”吃到久违的家乡味时,或许并不知道,平台在缺乏相应的监管下,“家庭厨房”的食品安全质量监管缺失,全靠从业者自律,其合法性也游走于法律边缘。

近日,在《中国政策论坛——大数据时代的食品安全》论坛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谈到“家庭厨房外卖”时表示,家庭厨房没有法律界定,不支持这种网络订餐方式,《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将出台,网上订餐记录必须要在线上保存6个月。

有专家表示,对于“家庭厨房外卖”某些“不支持”,确实是对于既有法律规定的突破的“身份尴尬”,在新经济背景下,现有制度框架内的经济创新空间越来越小,超出既有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市场创造将越来越多。这对于市场监管是最大的挑战,在理念和行动上,监管部门都要有和市场赛跑的意识与能力,而“家庭厨房外卖”,不过是一个缩影而已。链接

家庭厨房的三大硬伤

职业厨师“枪手”上阵代做饭。由于真正的“阿姨”出菜效率低,许多平台会雇佣职业厨师,并非像其宣传的那样出自邻里之手。“一些平台会为职业厨师免费提供做饭场地,并给他们开工资。通常来讲,平台上职业厨师和阿姨们的数量会各占一半,有的甚至全部由平台雇佣的职业厨师出单,只是雇几个阿姨接打电话来装点门面。”有业内人士称。

食品安全得靠自律,监管处于空白。除亲情外,食品安全也是“家庭共享厨房”惯打的招牌。但这些“家庭厨房”的卫生监管存在缝隙,相关法律依然处于空白阶段。据“回家吃饭”官方客服介绍,想要成为其平台私厨需拥有独立厨房,“主厨”要办理健康证,但对私厨们平时所用的食材并没具体要求,私厨与平台之间没有就食品安全问题签署任何保障协议。北京市消协法律顾问邱宝昌表示,新《食品安全法》要求对外经营的餐饮企业必须进行强制许可,取得流通许可等资质,但家庭厨房更类似于小作坊,法律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将“家庭厨房”纳入监管范围,实际操作上难度也很大,执法人员不可能对民宅逐一探访。

服务缺乏稳定性。服务稳定性差是困扰“家庭共享厨房”的另一个难题。普通餐厅配送,外卖小哥在餐厅拿起就走,而到“家庭厨房”则需要进小区、爬楼梯,“整体成本较高但效率又比较差。”“家庭共享厨房”由于聚集了很多退休老人或家庭主妇,提供餐食服务的随意性也较大。“回家吃饭”私厨张女士说,在平台上“开店”非常自由,单子接不过来或家里有事,可随时“关店”。观点

“家庭厨房”是新业态

从“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角度看,没有法律界定不代表人们不能从事“家庭厨房”经营活动,但从维护食品安全出发,监管部门不支持“家庭厨房”有一定道理。毕竟不能因为搭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家庭厨房”经营模式就能逃避监管,但是,对于这一新业态,反对也是不恰当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鼓励人们创新,创新能够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厨房外卖”的出现,就是这样的创新,他方便了年轻人的生活,也给部分人群提供了就业创业的机会。可以说,只要能够做好监管工作,就是一种双赢。所以,因为没有法律界定而就要把它消灭于萌芽之中,事实上就是在打击创新,这很有点削足适履的味道。

之所以没有法律界定,正是因为“家庭厨房”新业态出现不久,国家相关部门对此了解得还不够充分,因此难以作出法律界定。只有在“家庭厨房”外卖的发展中,不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这才能为法律界定提供参考,这就需要监管部门根据监管的实际,不断出台和完善相关细则,反对“家庭厨房”外卖,将其一棍子打死,并不是正确的方向。声音

“家庭厨房”应在监管下发展

大多数的商业创新,都会在一定时期内超前于或溢出既有的管理规定,这是由新事物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若因与规定的冲突,就对之进行一刀切的否定,显然不利于市场创新的发展,这一点在过去诸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中已被证明。网上订餐模式的市场号召力,已经得到证明,监管方面对之的态度,也必须要考虑这种现实合理性。因此,对于像“家庭厨房外卖”这样一种互联网+餐饮模式,其安全性固然需要正视,但也不必放大其与现有管理制度的冲突,从而加以先入为主的否定。

包括“家庭厨房外卖”在内的新经济形式,无论是从市场的接受度,还是从整个社会的互联网发展趋势来看,监管层面在目前要做的不是再讨论允不允许其发展,而是如何让其发展得更好,缩短其“野蛮生长”的过渡时期。监管要和市场赛跑,对于市场管理而言,不是说拿既有的制度标尺来对市场创新进行“堵截”和规制,而是要让监管从理念到制度,能尽早跟上新行业发展的需要。

若对于创新露头就禁,必然会牺牲市场的活力和社会的创新积极性。而对于新行业听之任之,或者制度修缮过于滞后,也可能会让行业发展出现失序甚至是带来难以治理的乱象。这两者如何把握,考验的是管理者对于创新的认知水平和管理的平衡术。其实不仅仅是“家庭厨房外卖”,互联网+在吃住行方面,都已衍生出巨大的创新活力。这一背景下,再以旧有的理念和眼界来看待市场的自发创新,就很容易让监管与市场都出现“水土不服”的尴尬。比如对于“家庭厨房外卖”在“战略上”要予以支持,并不意味着在“战术”上就一定要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是因为,管理部门恰当的做法是将更多的监管精力放在事中、事后监管上来,而非再幻想和依赖市场准入的前置性监管,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本期作者晓武朱昌俊关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