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梅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伟
南江县公安局正直派出所成立于1951年初,72年来,一代代警察薪火相传,不管名称、人员如何变换,警民之间连绵不断的情谊一直延续到今天。
320余平方公里辖区10万余居民的大事小情、平安冷暖,牵挂着全所民辅警的心。凭借对群众有感情,为群众办事情, 与群众结友情,警民互助见真情的“四三”群众工作法,正直派出所成为了百姓最信赖的地方,派出所的民辅警更是被群众称为“家里的主心骨”。
在日常履职中锤炼党性。无论是户籍管理、普法宣传,还是案件查处、治安保卫、危险物品管控,都坚决落实“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为辖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真正让辖区群众暖心、放心、安心。
险重任务中彰显党性。以急难险重的任务为“磨刀石”,引导民警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将党员民警选派到人口最多、社情最复杂、矛盾最突出的社区担任社区民警,主动奔赴防汛救灾、疫情防控、扫黑除恶、反电信诈骗一线,在最艰难的任务面前说“我来”。
2023年7月,正直派出所被四川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二等功”、多次表彰为“先进集体”,荣记集体三等功3次,民警立功授奖35人次。
整合力量,形成群防群治格局
干群队伍防“点”。协调辖区企事业单位、村(居)两委200余名干部协助开展治安联防,动员辖区党员、志愿者、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协助做好法治宣传、纠纷调处等工作,实现了主要街道和重点部位全覆盖。
“两车两员”防“线”。将客运车、摩托车、保洁员、商铺从业人员等“两车两员”纳入防控体系,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参与治安联防,两年来提供有价值线索23条,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
“一村一辅”防“面”。在正直镇率先启动“一村一辅”工作,为辖区6个社区23个村建立了29人的“一村一辅”队伍,进一步织密了辖区治安防控网络,缓解了警力不足对治安管控的掣肘,确保辖区治安持续向好。
“三张清单”,化解矛盾纠纷
建好矛盾纠纷排查清单。采取“1+1+N”的形式,每个社区落实1名社区民警、1名辅警和N名治安信息员,专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逐一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清单,确保辖区矛盾纠纷底数清、情况清、症结清。
用好矛盾风险评估清单。组织社区、居民小组长和社区民警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研判,评估出“黄橙红”三个风险等级,分级包案化解,坚决杜绝“民转刑”案件的发生。2022年,排查出红色风险问题2个、橙色问题6个、黄色问题13件,经多方沟通协调、教育引导,均已全部化解。
用活治安乱点排查清单。坚持“打防并举”原则,制定了治安乱点排查清单,按照“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的模式集中整治,解决乱象,消除根源。全年开展“黄赌毒整治”“反电信诈骗”“扫黑除恶”等法治宣传160场次,打击聚众赌博等乱象50余人次,全力营造和谐稳定治安氛围。”连万千民心
打造平台,拓宽服务渠道
建立“一街一警”服务平台。每条街道落实一名民警,每周至少安排3个工作日上门服务,主要负责帮扶孤寡老人、关怀留守儿童、化解矛盾纠纷、了解社情民意等工作,责任民警采取建帐、晒帐、督帐、销帐的“四帐”工作法,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建立“警企互促”联系平台。积极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优势,主动靠前服务,选派4名民警“一对一”联系25家单位企业,每月至少2个工作日上门开展安防指导、法律法规宣传等工作,积极构建新型警企关系,努力形成防范在前、预警在先、主动打击、服务全程的工作局面,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案(事)件。
建立“警民沟通”关怀平台。落实民警加入村(社区)微信群,常态推送反电信诈骗、安全生产、户籍办理等相关知识,实时解答群众法律问题,与群众建立实时沟通平台,并针对性建立警民恳谈室、民情气象站、普法宣传站、纠纷调解室等承载警民活动的阵地,及时回应群众正当诉求,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办事效率得到辖区群众高度认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警民之家”。
近年,正直派出所群众社会满意率达97.22%,满意指数96.24。
不忘初心方显民警本色,矢志不渝守护正直净土。正直派出所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为导向,以“集民智、汇民力、聚民心、解民愁”为抓手,把群众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把“正直枫桥”建成一座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对祖国的“放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