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又方 赵银熙)绵阳市平武县人民法院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平武县矛盾纠纷诉源治理联合调解中心为平台,推行“法院+”劳动争议调解新机制,以联动解纷为抓手,挂牌成立“法院+工会、劳动仲裁委员会、工商联、律师事务所”等联合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实现辖区内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实现“调撤率高、服判息诉率高、人民满意度高、诉讼率低”的“三高一低”目标。
自2022年以来截至目前,该院共受理劳动争议类案件141件,结案率达85.8%,其中调撤率为65.6%,该类案件无一件涉诉涉访。
主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平武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县委领导作用,将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列入全县诉源治理工作重点考核项。
由县委政法委牵头,依托人民法院建立全县矛盾纠纷诉源治理联合调解中心,中心融合法院司法调解、司法局人民调解与工会、劳动仲裁委员会等行业调解,全面推行以法院为主的“法院+”调解新模式,截至目前已召开联席会议6次,形成工作预案6份,联合出台工作方案4份。
主动联络行业领域配合
平武法院与行业组织加强沟通协调,搭建以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人民法庭、法官速裁工作室为核心,工会、人社、司法、信访等部门与机构的“3+x”调解新格局。
与县总工会签订《诉调对接合作协议》,在法院诉服中心挂牌成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与县司法局联合出台《关于推进诉源治理、强化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配合工作实施方案》,与村(社)联合落实网格员机制,制定《网格员协助送达、执行和调解联动工作方案》。
聘请40名特邀调解员、1名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3名常驻人民调解员、5名事务所律师为专职调解员,为涉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当事人提供专业法律咨询40余次,参与该类案件调解53件,调成率达64.6%。
主动发挥法院审判职能
平武法院不断优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在中心设立“纠纷会诊室”“诉讼辅导室”“小额速裁室”,组建3个法官速裁工作室、1个在线远程调解室、1个信访接待室及1个律师调解室;利用“零距离”诉讼服务站,打造1块牌子+1间办公室、1电脑+1部智能手机、1名员额法官或法官助理+1名司法雇员的“三个1+1”工作模式;在诉服中心立案岗位形成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裁定结案的一站式高效解纷机制。
妥善处理九绵高速项目中甘肃民工路某某工伤案,双方达成一次性赔偿32万余元,已全部履行;成功调解农民工虎某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保护虎某合法权益8万元;农民工胡某某与平武县某公司因解除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纠纷一案中,经调解公司自愿赔偿胡某某经济损失3.99万元。既依法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又促进了用人单位长远发展,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