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监督助力打破虚假婚姻困局 23年“假面婚姻”被撤销

  
2025-11-12 09:53:06
     

结婚登记23年,妻子却“查无此人”?面对这场因虚假身份导致的婚姻闹剧,资中县检察院依法履职,发出检察建议,最终帮助张某解除了困扰多年的“婚姻枷锁”。“感谢你们,让我重获‘自由身’!”近日,张某从资中县民政部门拿到了撤销婚姻登记的决定书,第一时间赶到检察院,向承办检察官表达感激之情。

事情要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1997年,资中县某镇居民张某与自称熊某的宜宾籍女子经人介绍相识。当时,熊某声称身份证遗失,两人便先行举办婚礼,后育有一女。为了给孩子上户口,熊某自行回乡开具《婚姻状况证明》,二人于2002年办理了结婚登记。

然而,这段看似平常的婚姻,却在2010年春节前夕戛然而止——熊某不辞而别,从此音讯全无。由于在共同生活期间熊某一直抗拒和娘家走动,也从未带张某回过娘家,因此,张某虽四处寻找,却始终无果。今年,张某辗转来到熊某曾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查询,输入其身份证号后,屏幕显示:“查无此人”。

“认识快30年,登记结婚都23年了,我今天才发觉自己不知道她到底是谁!”张某既愤怒又无助。他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却因“被告身份不明”未被受理;转而向民政部门申请撤销婚姻登记,也因超出常规处理范围陷入僵局。

转机终于出现了。通过资中县检察院与民政部门建立的协作机制,民政部门向资中县检察院移交该案线索,张某也主动向检察院申请监督。资中县检察院依法受理后,迅速展开调查,先后走访张某所在村社、档案馆、民政局及公安机关,全面收集证据材料。

经查,熊某在办理婚姻登记时提供的身份证号码根本不存在,其身份信息系伪造,属于“以弄虚作假方式办理婚姻登记”的情形。

今年7月,资中县检察院依法向民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撤销该婚姻登记。民政部门研究后采纳建议,于9月作出撤销决定,一纸文书,终于为这场持续20余年的“假面婚姻”画上句号。

据了解,近年来,资中县检察院聚焦婚姻登记领域的“冒名登记”“虚假登记”等问题,依托与民政部门的协作机制,纠正虚假婚姻登记案件21件,帮助群众解决因虚假婚姻登记导致无法享受独生子女待遇、办理购房按揭手续等急难愁盼问题。

(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