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王焰
9月27日,一场以“爱鸟始于心·护鸟践于行”为主题的专项活动在若尔盖湿地举行。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若尔盖县法院、松潘县法院、绵竹市法院、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以及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当地居民和学生齐聚于此,通过生态赔偿、法治倡议、科普宣讲、实地观鸟等环节,以法治力量守护候鸟迁徙生命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高原样本”。
活动现场,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苏青将一笔来自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的赔偿金,正式交付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这起案件中,7名被告人跨省猎捕、交易苍鹰、游隼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甚至将苍鹰蛋、雀鹰蛋当作‘商品’买卖。”苏青说,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审理此案时,运用“严惩犯罪与生态修复并重”理念,促成被告人自愿支付生态赔偿金,专项用于若尔盖湿地的“招鹰架安装”项目和吉林省长春市案发地的“红外监测设备架设”项目。“招鹰架能吸引猛禽回归,通过自然的方式控制鼠害;红外设备可实时监测生态数据,为科学保护提供精准支撑。”苏青表示,这笔赔偿金是司法判决向生态修复转化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