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法官,感谢您把我们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是您耐心细致沟通,摘了我‘失信’的帽子,搬走了压在心中几年的石头……我特别感动。”3月4日上午,正值初春,一位衣着朴素的男子来到顺庆区人民法院潆溪法庭,他脸上的笑意藏不住,只见他小心翼翼的把手中写着“尽职尽责 为民解忧 秉公执法 公正高效”的锦旗吊穗捋了又捋,直到左右对齐了,才递到了法官严钲棚的手里。
男子李某平今年58岁,是严钲棚审理的一起案件的被告。是什么事儿让他如此满意?这要从李某某起诉被告李某平工伤赔偿的案件说起……
用“五个追问”理出了一条当事人都愿意牵起的明理线,制定了解决该纠纷的最佳方案,将不和谐的关系弥合起来。
回溯:判决书≠拿到钱
2022年8月,张某某在李某平经营的货物信息服务部从事搬运工作中,中暑晕倒,送至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张某某生前是家中的顶梁柱,而其妻子李某某是聋哑人,二人育有两名未成年子女,其父母已年过七旬,没有劳动能力,张某某的离去无疑让这个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后张某某的父母,妻子李某某及两名子女将李某平及经营的货物信息服务部起诉至法院。
2024年4月,法院判决:该货物信息服务部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等合计106余万元,并按月向张某某的亲属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官司虽胜诉了,但经查李某平名下却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破局:再起诉≠能拿钱
为了尽快拿到钱,今年1月,李某某等又将李某平的妻子、儿子儿媳起诉至法院,要求李某平的家庭成员也一并承担连带支付责任;同时申请法院撤销李某平与他人于2022年10月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
“严法官,我们确实没得办法了,张某某去世快3年了,我们一分钱都没有拿到,为了追这个赔偿款,张某某的父亲去年因病去世了,家中还有2个娃娃……说到底,原告就是想让李某平给钱!”接收合同撤销之诉案件后,潆溪人民法庭庭长严钲棚作为该案承办法官第一时间给案件原告的委托代理人打电话了解缘由。
“李总,‘失信执行人’的头衔,顶了几年了……再这样僵持下去,问题还是问题,矛盾将更加尖锐。”为查清案件事实,找准突破口,严钲棚趁热打铁联系了被告李某平。“严法官,这几年我的工作、生活全都被这个案件搅乱套了,这几年我已因这件事陷入五六起诉讼、执行案件了,这次原告更是把我的家属、儿子、儿媳都起诉了。这个钱我也晓得该给,可现在生意不好做,那么多赔偿款我也给不了……”李某平说。
结局:真诚相待=案结事了
得知李某平并非不愿意给钱,严钲棚又对当事人的家庭情况、经济情况及纠纷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梳理、研判,深挖双方“一案结多案生”背后的原因,并反复追问自己:案件事实是否查清、原因背景是否掌握、法律适用是否准确……厘清裁判思路后,严钲棚认为,若一判了之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双方的矛盾愈演愈烈。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决定用调解的方式来化解双方的矛盾,遂召集当事人进行了数轮协商。
“严法官,原告家中已没得劳动力了,就剩一个老母亲和两个娃娃,妻子都改嫁了……一次性给80万,我们愿意了解此事。”“既然原告让步了,被告李某平,你也拿点儿诚意?”在原告的实际困难面前,严钲棚用温情感化着双方。
“生意也不好做,我家现在也是债台高筑,企业经营状况也不太好,我愿意一次性给付70万,只是现在手里的钱也不够,我还得去借!”
“他只要尽快给付70万,我们同意调解解决。”几个月来,双方当事人看着严钲棚前前后后为他们的案子忙活,却从未放弃,最终在法院的主持下心平气和地达成了调解协议。
2月27日,正月三十,李某平背着70万现金来到了法庭。双方约定当天签订调解协议,签字捺印,领取调解书后,原告拿到了被告给付的赔偿金。
“感谢严法官,我们总算对家中的孩子、世去的亲人有个交代了。”至此,一场因工伤赔偿引发的长达3年多的的民事纠纷,以及另案请求连带支付赔偿款的相关案件全部得以解决。调解协议达成后,考虑到原告携带大额现金的存在风险,严钲棚又协调辖区银行工作人员到法庭为当事人提供了点钞、存钞服务。
办案手记
“我捋顺的不仅是案件,还有人心。本案历时近三年,原告方家中的顶梁柱不幸去世,家中其余人员皆为老人、妇女、小孩,均无收入来源,赔偿款至今未执行到位。而被告也因突如其来的变故导致债务压顶、缠身,家庭生活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到案件后,我以“如我在诉”的理念,精准找出双方之间的根本症结,用“五个追问”理出了一条当事人都愿意牵起的明理线,制定了解决该纠纷的最佳方案,将不和谐的关系弥合起来,努力做到纠纷到我为止”。严钲棚。
(张蓉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