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 李季 省监狱管理局供图
2月21日,2024年四川监狱工作会议将在成都举行,会议将明确未来五年我省监狱系统发展目标。随着第四个“五年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四川监狱将开启全新征程。
时代的江河奔腾不息。2009年,四川监狱首次提出“五年三步走”发展战略。15年来,四川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在关键处落子,三个“五年三步走”发展战略相连成势,勾勒出四川监狱从落后封闭迈步全国一流的发展脉络。
2023年四川监狱人民警察警务技能训练开训仪式
“尖兵-2023”四川监狱人民警察警务技能大比武现场
A
旧貌换新颜
(2009年-2013年)
2024年1月26日,四川省邑州监狱监区内,教育改造科科长续大雷正忙着检查监管区内的春节氛围布置。写春联、挂灯笼、剪窗花……监狱内,迎接新年的氛围日益浓厚。
这是续大雷在邑州监狱的第10个春节。2013年12月3日,四川省川南监狱搬迁至成都市大邑县,改名四川省邑州监狱,标志着四川监狱基本完成历时12年的布局调整。
如今,80后民警陈再东还对2008年第一次到单位报到的场景印象深刻:从重庆老家坐了一天的客车到四川宜宾,一问师傅才知道离川南监狱还有一个半小时车程。到宜宾珙县时,陈再东心凉了一半,运煤的大货车一个接一个,公路坑坑洼洼,尘土满天飞扬;到了芙蓉山,只见大山深处簇拥着众多建筑,办公及住宿楼历经沧桑,充满了七八十年代的色调,条件十分艰苦。
陈再东的记忆,是过去四川监狱的真实写照。
此前的四川监狱大多修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时,监狱民警带着罪犯劈荆棘开道路、垒土墙搭房舍,转山头、坐石头、晒日头、啃馒头、数光头,成为一代监狱民警生活的真实写照……奋斗的岁月永远镌刻在四川监狱人的记忆里。
2009年,时任四川省司法厅党委委员,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志诚提出首个“五年三步走”发展战略,制定“一年新突破、三年新台阶、五年新发展”目标。一时之间,这份“战略”,让2万余名监狱民警职工听到了号角。五年鏖战,从2009年到2013年,四川35所监狱规划实施70个建设项目,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布局调整。
搬迁到新监狱的当天,陈再东对未来充满干劲:“在新监狱,我们有很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有完善的硬件,有标准化的执法配备。希望能不辱使命,在这里创造出更好成绩。”
空间布局的变化带来硬件设施的彻底改善,更为监狱与时俱进提供必要条件。从省监狱管理局到各监狱的一体化应急指挥平台,让四川监狱物防技防水平从垫底直接迈步全国前列,四川监狱实现罪犯零脱逃并持续保持至今。
组织罪犯学习行为规范
民警组织罪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监管执法“人海战术”被硬件设施和先进技术手段取代,民警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改造罪犯中。扎实开展“1+5+1”的教育改造模式;探索建成网络探视系统;全国首次举行大规模监狱开放日活动并常态化进行;制定出台《四川监狱系统服刑人员大病统筹管理试行办法》,为患大病的罪犯建立大病统筹专项资金,开创全国罪犯医疗保障工作新模式……
从大山深处来到城市周边,监狱民警职工工作条件得到改善,同时,民警及家人学习、住房、就医、子女教育等条件也不断完善,民警队伍更加稳定,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工作事业更富有激情。监狱系统与单位的发展为民警个体的快速成长提供支撑和助力,2019年,经过选拔,陈再东已成为省司法厅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的一员。
五年跨越,巨变谱华章。四川监狱构建起“大安全、大执法、大教育、大建设、大保障”五大工作体系,实现从封闭到开放、从粗放到规范,从落后进入持续提升的新发展阶段。
B
聚力谋发展
(2014年-2018年)
建成之日即规范之时。
布局调整之初,四川监狱即以战略发展的眼光,以精细管理布局谋划监狱标准化建设的“四川样本”。2014年,四川监狱第二个“五年三步走”发展战略绘制建设平安、法治、信息、文化“四型监狱”蓝图,提出“一年抓提升、三年铸特色、五年创一流”奋斗目标,拉开了创建“全面一流”的序幕。
牢牢抓住标准化建设这个“牛鼻子”,四川监狱先后修订完善23个规范和18本操作手册,构建形成涵盖916项工作的四川省监狱管理标准体系。2014年起,省监狱管理局坚持每年动态评选授牌“管理最规范监狱”和“管理规范监狱(监区)”,推动标准化工作向全员化、全领域、全过程拓展。
民警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
什么是标准化?省司法厅党委委员,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志林举例说:“有不明无人机入侵监狱空域应该怎么处置?以往监狱的标准只是告诉民警应及时防范,但如何防范。如何处理?再比如,罪犯在狱内突发严重疾病又应该如何处置?通过标准化建设,能回答全省监狱各业务条线的具体问题,即使新民警也能快速从执法标准中找到处置流程,妥善应对。”
十年磨一剑,四川监狱标准化建设硕果累累——
2018年1月20日,《监狱管理规范》四川省地方标准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次将监狱执法管理主要工作一次整体性纳入地方标准,标志着新时代四川监狱规范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同年3月,“四川省监狱管理标准化试点项目”在全国监狱系统中唯一纳入全国第五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9月,全省监狱系统开展贯彻落实监狱管理规定地方标准大比武活动,全省监狱贯彻地方标准再上新台阶。最高检把四川监狱标准作为重要依据对全国监狱进行巡回检察、司法部向全国监狱推广四川监狱标准成果和经验。
全面创一流,“四型监狱”建设初步建成——
围绕“四型监狱”建设的88项重点工程,四川省监狱管理局逐年细化任务、分项明确责任。
全面依法治监,科学搭建“法治目标、制度规范、权力治理、法治文化、监督问责、法治人才”六大法治监狱工作体系;23个《规范》和18本《操作手册》保障监狱工作依法推进,形成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的制度优势。
夯实平安基石,构建宽严相济的惩教体系,四川成为在全国治本安全观方面思考最早、落实最快的省份。连续13年常态化开展离监探亲工作,4560余名离监探亲罪犯全部安全按期返监,四川经验全国推广。
深化信息建设,建立“狱内终端、门户网站、手机查询、微信推送”狱务公开全新格局,25所监狱通过司法部“智慧监狱”验收。业务办理实现“网上见面”、数字建档实现信息化罪犯管理、电教平台实现教育改造云上“微课堂”、远程会见全省覆盖。
打响文化品牌,2017年12月29日,《监狱法》颁布实施23周年之际,四川监狱博物馆正式开馆面向公众开放。警营文化、监区文化、廉政文化,在“忠诚、尚法、自强、和谐”四川监狱精神统领下,各监狱文化建设百花齐放。
五年跨越,实干创一流。2018年,2737项绩效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平安、法治、信息、文化”四型监狱的全面建成,四川监狱实现全面一流。
C
高位再求进
(2019年-2023年)
对高质量发展的追逐,勾勒与照亮四川监狱近五年勠力前行的奋进之路。2019年,四川监狱以“强警铸魂”“现代治理”“智慧支撑”三大工程为抓手,提出“一年提质升级、三年跨越深化、五年现代文明”发展战略,奋力推进全省监狱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新型现代文明监狱。
五年来,四川监狱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方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步伐坚定而有力!
高高飘扬的党旗引领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一次次立根铸魂、固本培元的思想淬炼中,四川监狱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合力。
以机制建设筑牢发展根基——出台“六个一律”“十二报告”“十四禁止”系列铁规禁令,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巩固发展。
善作善成的决心激励前进——难的是突破,更难的是保持和刷新“自己”的记录。全面实施“现代治理”工程,以“标准深化三年行动”为抓手,建立狱地协作机制1260余项,构建起“狱地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促”狱地协作的新局面。生物识别、语音识别等新技术在监狱工作中广泛运用,构建智慧支撑的新格局。
厚植人才辈出的沃土——实施优秀干部“十百千”计划,深入推进“三青工程”建设;评树“六大先锋”“十佳青年”“三百典型”等先进模范,四川监狱坚持强警铸魂,在实施人才战略上铆足力气、下足实功。2023年12月11日,“尖兵-2023”四川监狱警务技能大比武落下帷幕。这是四川监狱连续第5年开展练兵比武,5年来,6万余人次民警参赛练兵,构建起“全员参训、全员比拼、全员考核”的警务技能训练体系。
五年来,四川监狱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在脱贫攻坚大考题、新冠疫情大考验中,以智慧、勇气和担当,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以最严格最有效的措施抗击新冠疫情——“要千方百计的采取有效措施阻断病毒传入监所渠道;要千方百计的关心关爱基层一线干警职工;要千方百计的为监所抗疫提供必要的防护和保障。”面对新冠疫情,四川监狱用三个“千方百计”筑牢铜墙铁壁,取得监管场所安全稳定的胜利。
2020年3月,50名四川监狱女警出发武汉,向湖北省女子监狱伸出援助之手。在新警彭于带动下,7名女警纷纷递交入党申请书。申请书上鲜红的手印是战胜疫情的决心,也是守护平安的初心。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奔赴“战场”——
161名监狱民警定点帮扶的67个贫困村全部成功脱贫摘帽,300余名民警高质量完成支援任务,500余名民警参与护航成都大运会安保并赢得充分肯定。党建结对、定点帮扶、普法宣传……助力乡村振兴,监狱民警整装再出发。
用生命共赴使命,用生命守护生命。民警杨大成,16年如一日守护着监狱16米长的AB门,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主动请缨,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民警毛燕主动请战到医院参加日常值守,生命停留在了51岁的春天。“如果我突然走了,你帮我把最后一个月工资作为特殊党费上交吧。”这是民警张珲封闭执勤时留给妻子的嘱托。一语成谶,5天后,张珲倒在了热爱的岗位。
为光荣从事监狱工作30年民警颁发纪念徽标
“等你病好了,再来看看漫山遍野的索玛花哟。”面对布拖县乌科乡乌科村村民日比尔聪的邀请,民警杨青龙却无法应邀了。脱贫攻坚战胜利了,援凉民警杨青龙却永远地留在了战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74年来,226名四川监狱民警因公牺牲,他们以至深至厚的人民情怀、至真至纯的爱岗精神,彰显和传承“忠诚、尚法、自强、和谐”的四川监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