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平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雍剑波 文/图
十四岁,本是埋首书卷、畅想未来的青春年华,岳池县镇裕镇少女唐某却因厌学情绪,在暑假务工后滞留外地,让家人心急如焚。
10月16日,记者从岳池县公安局获悉,岳池县公安局镇裕派出所法治班主任王林杰接到求助后,以责任为舟、以温情为桨,跨城奔波、耐心劝导,最终帮助少女重返家庭与校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民警对未成年人的守护与担当。
“警官,求求你们帮帮我,我女儿唐某从7月9日去重庆打暑假工后就没回过家,现在新学期都开学好久了,我还是联系不上她!”2025年9月21日上午,岳池县镇裕镇群众黎某某带着满脸焦灼走进镇裕派出所,声音颤抖地向民警求助。
接到求助后,派出所迅速指派法治班主任王林杰负责此事。王林杰深知未成年人安全与学业的重要性,第一时间展开走访工作,先后与唐某的家长、班主任及同班同学深入沟通,逐步拼凑出少女滞留外地的缘由。
据唐某同学透露,唐某暑假期间与朋友结伴前往重庆务工,近期虽能通过微信联系,但她态度坚决,明确表示不愿回家、不愿重返校园,甚至拒绝视频通话、不肯透露具体位置,这给寻人工作增添了不小的难度。
考虑到唐某仍是未成年人,且处于叛逆敏感的青春期,直接联系极可能引发抵触情绪。王林杰当即请示情指中心协助调查,经过数小时的细致排查与信息研判,终于锁定唐某在重庆市江北区某商业街活动频繁。
为抓住最佳寻人时机,9月23日清晨,王林杰带领工作人员与黎某某一同驱车赶赴重庆。
抵达目的地后,眼前的景象让寻人工作更具挑战——该商业街商户密集、人流量大,环境错综复杂。王林杰没有丝毫退缩,带着“务必找到孩子”的决心,逐户敲门排查,向商户耐心说明情况、核实人员信息。
从清晨到日暮,他顾不上休息,穿梭在熙攘的街道与林立的店铺间,终于在当晚7时许,于商业街附近一处出租屋内找到了唐某。
面对民警的到来,唐某起初显得十分抗拒。王林杰没有急于劝说,而是先倾听她的务工经历。当得知唐某在小吃街做服务员,每日承受高强度体力劳动,早已深感疲惫时,王林杰顺势而为,结合她的亲身经历,从学业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未成年人应享有的受教育权与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耐心沟通。
温暖的话语、真诚的态度,逐渐化解了唐某心中的抵触,她终于敞开心扉,承认自己因一时冲动选择辍学务工,如今早已后悔。最终,唐某自愿跟随母亲黎某某回家。
返程前,王林杰还特意与黎某某深入交流,结合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指导她如何开展科学的家庭教育,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此次跨城寻人行动,不仅成功帮助厌学少女重返家庭与校园,更彰显了岳池公安“法治班主任”机制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