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换完尿布,手机收到“国家卫健委”发来的3600元育儿补贴到账短信,点开链接后银行卡却被盗刷9800元!这不是影视剧情,而是正在全国上演的新型骗局。
9月26日,记者从邻水县公安局获悉,邻水县丰禾镇的小钱接到00开头的陌生来电,对方准确说出他的基本信息,引导他下载名为“E客服”的APP。在转账19200元后,他才发现被骗,邻水县公安局通过银行紧急止付才成功拦截近1万元。
刚迎来二胎的林尧在支付宝完成育儿补贴申请后,接到一个自称工作人员的来电。对方能准确报出宝宝信息,引导她输入网址操作。直到手机出现录屏小红点,她才警觉退出。而王峰则没这么幸运,他被诱导下载陌生应用后,手机白屏,银行卡被转走5000元。
随着国家育儿补贴政策落地,诈骗分子迅速炮制出精准针对新手父母的骗局。云南、福建、四川等地警方在政策出台后10天内就接到超200起报案,长沙警方连发3条紧急预警:“现在就喊你领补贴的,100%是诈骗!”
01 骗局揭秘:骗子如何偷走奶粉钱
诈骗分子利用父母对育儿补贴政策的期待,设计层层陷阱。他们通常通过三种主要手段实施诈骗。
伪基站伪装成“卫健委”“财政局”等部门发送短信,短信图标高仿官方,令人难辨真伪。链接里的网站制作精良,国徽、政策文件、客服电话一应俱全,但网址中的“gov.cn”被偷偷改为“gov.com.cn”等相似字符。
骗子在微信群、QQ群发布“育儿补贴快速申领”“过期视为放弃”等虚假信息。他们特别选择凌晨、午休等时间段发送,让收信人不便向周围人求证。
一些诈骗电话能准确报出孩子的姓名、出生日期甚至申领金额。这表明背后存在一条完整的公民隐私信息销售产业链。
02 识别陷阱:诈骗剧本的四个共同点
尽管诈骗形式多样,但所有骗局都有共同特征。警方提醒,凡具有以下特点的均为诈骗。
主动联系:现在主动联系你“领取育儿补贴”的,一定是诈骗。
要求交钱:凡是要求先交“手续费”“保证金”的,绝对是骗子。
索要验证码:任何索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的都是骗子。
·权限索取:如果有所谓的“补贴”小程序或App要获取通讯录权限、短信读取权限、存储权限的,一定是骗子。
诈骗分子会制造紧张氛围,使用“最后3小时”“过期视为放弃”等话术,诱骗家长匆忙中做出错误判断。
一位受害者回忆:“还以为是正规申请领取补贴的官方网站呢,没想到是个仿冒网站,也怪我自己没留个心眼。”
03 正规渠道:如何安全申领育儿补贴
真正的育儿补贴政策是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官方申领渠道简单明了: 线上申领: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搜索“育儿补贴”小程序,或登录省级政务服务平台。线下办理:需带户口本、出生证明到孩子户籍地的街道办或乡镇政府办理。补贴直接打到银行卡,无需经过任何中介,也不会要求提供密码或验证码。
目前各地已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8月31日前全部开通。所有声称可以“提前领”的都是骗局。
04 防范指南:保护家庭财产的四条防线
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邻水县警方给出专业建议。
保持警惕是第一条防线。收到类似“扫描二维码领取补贴”的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
核实渠道是关键。不确定真假时,先上“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官网查询,或拨打96110反诈专线。官方补贴申领不会通过陌生链接要求填写银行卡等信息。
保护信息是根本。不要随意在陌生网站上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以及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及时行动是补救。如已点击可疑链接,应立即退出并及时拨打96110咨询举报,一旦被骗保存好证据并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邻水县丰禾镇的小钱接到00开头的陌生来电,对方准确说出他的基本信息,引导他下载名为“E客服”的APP。在转账19200元后,他才发现被骗,通过银行紧急止付才成功拦截近1万元。
真正的惠民政策,永远不会在深夜催你扫码,更不会索要你的验证码。看到“限时”“紧急”“过期作废”这些词,先深呼吸,十有八九是骗局。
育儿补贴申领过程中如有疑问,多问问身边人,多上网查一查,或直接联系婴幼儿户籍所在地政府、街道办核实。
(李艳逸 王金辉 田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