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馨宇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周夕又
9月12日,据乐至县人民法院通报,该院佛星镇小镇法官通过一次特殊的“上门”巡回审判,在乡音俚语中成功调解一起当事人行动不便的离婚纠纷,进一步提高了家事纠纷,让审判工作语更接地气更接民意。
原告罗某与被告姚某结婚多年,共育三子。近年来,双方因家庭琐事及沟通不畅等原因,感情逐渐疏离,矛盾日益加深。原告罗某认为夫妻感情已经彻底破裂,遂诉至法院,请求解除婚姻关系并依法分割财产。
案件受理后,法官了解到姚某因病行动极为不便,无法久坐,难以承受往返法院的颠簸之苦。为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佛星镇小镇法官迅速启动巡回审判程序,将法庭“搬”至姚某家门口。到达现场后,法官以拉家常的方式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细致梳理矛盾症结,了解到双方感情不和的根本原因,从情、理、法多角度释法明理,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经过数小时的悉心调解,双方就婚姻关系解除、子女探视及财产分割等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行至婚姻尽头,往昔的幸福时光并未因此褪色。双方能以理性与包容为这段旅程画上句点,既是对过往的尊重,也是彼此新的开始。”法官的这番话为这起家事纠纷画上温暖的句号。本次上门解纷,不仅免除了当事人奔波之苦,更通过近距离、接地气的调解方式,有效消融了双方因诉讼可能产生的对立情绪,生动诠释了“小镇法官”工作室“服务零距离,解纷有温度”的设立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