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宾客至,桔乡展新颜。
9月11日,全国县城建设现场会在四川省丹棱县召开,来自住建部以及全国各地住建领域的嘉宾齐聚“大雅之堂”,共商城建之策、共破发展之题。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理念始终是城市工作的根本遵循。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开启了新时代城市建设的崭新篇章。在此背景下,全国县城建设现场会“打样”丹棱,围绕县城建设的重点任务、关键路径深入研讨交流。
丹棱县分享县城建设工作经验
作为全国县城建设的典型代表,丹棱县近年来先后斩获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等多项荣誉。在城乡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民生服务优化提质等领域,丹棱县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为县城建设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县域样本”。这也是此次全国性会议选址丹棱的重要原因。
当天上午,参会嘉宾深入丹棱中学新校区、未来人才社区、齐乐镇梅湾村等点位,实地感知当地县城建设成效。这些观摩点涵盖教育资源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养老民生改善、城市更新改造、城乡融合发展、产业项目建设六大领域,系统展示了丹棱县城建设成果。
走进丹棱县未来人才社区,参会嘉宾直观感受到当地人才安居的生动实践——124名企业高管、大学毕业生、青年创业者入住,时尚的设计、健全的配套、贴心的服务以及低廉的租金,成为当地破解高质量发展人才安居保障难题的突破口。
县城建设现场会(黄喜超 摄)
在解决人才安居问题之外,丹棱同样关注市民住房品质提升,通过老旧小区改造,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位于丹棱县城区的中泰花园小区,是当地最早开发的商品房小区之一,曾因基础设施陈旧破损、小区管理无序混乱,成为典型的“问题小区”。丹棱县在此启动了以修缮基础、增添设施、理顺管理、植入文化、和谐邻里等为核心的老旧小区改造。仅用一年时间,该小区便完成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华丽蝶变,从过去被发展遗忘的“边角地”,成为如今老旧小区改造的“样板间”。
人才社区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只是丹棱县推进县城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丹棱县始终紧扣“小而优”的发展定位,以县城体检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让群众在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中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温度。
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全国首批县城体检先行县,为精准破解城市建设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丹棱县通过科学体检查找短板:立足“西南农产品主产区小规模县城”定位,在48项共性指标基础上,增设2项特色指标(需要改造提升的农产品产地市场数量、交易中心数量)。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家把脉,让体检不缺声音、贴合实际,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观摩丹棱县食品生物智造园 品尝丹棱特色美食(黄喜超 摄)
“不管是养老综合体还是学校布局,整个城市建设充分考虑民生需求。”中国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村镇所工程师张雨晴说。“丹棱小县优城,产城融合,是宜居宜业的典范城市,很有借鉴意义。”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处长王哲感叹道……随着实地观摩和交流不断深入,丹棱县城市建设发展的诸多亮点一一呈现。会上,丹棱县还分享了县城建设工作经验,获得了参会嘉宾的高度赞誉。
172个老旧小区得以改造;人均绿地面积达16.8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达3.23平方米;本科上线率年均增长5%;县医院“国考”稳居A档;900余张养老床位、800个托位守护“一老一幼”……一组组亮眼数据印证了“小县优城”建设的扎实成效,城市更具质感,群众生活更加惬意。
“接下来,丹棱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坚持‘投资于人’理念,深化县城建设工作,加快打造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宜居县城,为西南丘陵农业县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丹棱经验和示范样板。”丹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刘丁源 王方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