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东坡区“开学第一课”开讲!“本土IP+历史联展”助力禁毒宣传

  
2025-09-11 16:23:41
     

开学季伊始,为给青少年成长撑起“无毒保护伞”,东坡区禁毒工作专项工作组联动各镇(街道)、派出所与辖区中小学,将生动鲜活的禁毒教育搬进“开学第一课”,通过国旗下倡议、林则徐“十馆联展”、本土IP动画、专题宣讲等多元形式,让5万余名师生沉浸式学习禁毒知识,实现历史禁毒精神传承与现代防范教育同频共振,为新学期筑牢“青春防毒墙”。

多方联动织密网 禁毒宣传“无死角”

“既要全覆盖,更要接地气!”为让禁毒教育精准触达每一所学校、每一名学生,东坡区提前谋划、周密部署,构建起“专项组统筹、镇街落实、校所联动”的工作格局。活动启动前,区禁毒工作专项工作组专门召开部署会,细化宣传内容、明确职责分工——镇(街道)禁毒工作站牵头对接学校,协调“十馆联展”素材进校园;派出所民警结合历史案例与本土涉毒案件备好宣讲课件;校方统筹场地布置、师生组织,多方协同确保城区及各镇中小学“校校有活动、生生受教育”。


“从方案制定到现场执行,每个环节都卡得很细,既要让学生读懂禁毒历史,更要学会防范现实风险,就是要让禁毒知识真正走进孩子们心里。”东坡区禁毒工作专项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打破“单打独斗”模式,形成了跨部门、多层面的宣传合力。

花样课堂讲禁毒 知识学习“有乐趣”

“同学们,陌生人给的‘奶茶粉’‘巧克力’可能藏着新型毒品!而百年前,林则徐面对鸦片之祸,以雷霆手段守护家国——今天我们传承这份精神,就是要学会保护自己!”9月伊始,东坡区各中小学的操场上、教室里,一场场融合“历史厚度”与“现实温度”的禁毒课同步开讲。


在升旗仪式上,派出所民警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题发起倡议,既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壮举,又结合青少年涉毒典型案例,将毒品对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的危害讲得透彻明白,台下学生们听得格外认真。校园广场上,禁毒展板前围满驻足师生,其中“林则徐生平史绩十馆联展”专题展区尤为醒目——通过复制品、高清图片及文字解读,集中呈现虎门销烟历史场景复原图、林则徐《禁烟章程》手稿影印件,以及福州林则徐纪念馆、虎门销烟纪念馆等全国十家纪念馆珍藏的禁烟器具、民间禁毒文献。民警穿梭其间,逐件讲解背后的禁毒故事:“从百年前的鸦片到如今的‘笑气’‘依托咪酯’,毒品形态在变,但危害本质不变,传承‘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担当,就是青少年的禁毒责任。”

同时,禁毒工作人员向师生发放《青少年禁毒手册》《防范麻精药品滥用指南》3.6万余份,手把手教学生识别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及伪装成零食的新型毒品特征。针对麻精药品滥用这一薄弱点,民警与禁毒社工带来PPT专题宣讲,通过“处方药违规使用”“网络购买管制药品”等真实案例,拆解常见陷阱,明确“滥用即违法”的法律底线。而最受学生欢迎的,当属融入少年苏东坡、苏小妹IP元素的《依法禁毒》宣传片。动画里,熟悉的本土文化符号化身“禁毒宣传员”,用生动剧情讲述禁毒故事,与“十馆联展”的历史教育形成互补。“苏小妹教我们识别‘毒糖果’,林则徐的故事让我懂了禁毒的重要性,两样都记牢了!”百坡中学一名学生看完动画、参观完展区后说道。

师生互动热度高 防毒意识“入人心”

“林则徐的禁烟措施对现在有什么启发?”“遇到同学分享疑似涉毒的‘网红零食’该怎么办?”“亲戚给的处方药能随便吃吗?”活动现场,学生们围着民警和禁毒社工踊跃提问,既有对历史的思考,也有对现实问题的困惑,互动交流中厘清了不少认知误区。部分学校还组织学生签订《禁毒承诺书》,一笔一划写下“传承禁毒精神、拒绝毒品、从我做起”的誓言。


“以前总觉得毒品离我们很远,看完‘十馆联展’才知道禁毒是代代相传的事,再听民警讲身边的案例,更明白要时刻警惕。”一名初二学生坦言。老师们则普遍认为,此次活动将历史精神与本土元素、现实教育结合,精准对接了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十馆联展’拉进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本土IP动画又让知识更鲜活,比单纯说教效果好多了,学生接受度特别高。”


据统计,此次“开学第一课”禁毒宣传活动覆盖东坡区5万余名师生,有效填补了校园毒品预防教育盲区。下一步,东坡区将持续深化“警社校”协同机制,推动林则徐“十馆联展”资源在校园常态化展示,同步开展禁毒知识竞赛、主题班会、亲子禁毒宣传等活动,让禁毒教育融入日常,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护网,让“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理念与禁毒历史精神共同扎根每一名青少年心中。

(东坡禁毒)

编辑:谢梦吟   校对:何盈巧   审核: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