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夕又
在金牛宾馆的日子久了,张家松就像院里那棵老松树,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成都市金牛区西华派出所社区民警张家松,1994 年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警卫战士,2004 年转业参加公安工作。从警 21 年以来,张家松同志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姿态,奋战在基层派出所一线。无论风霜雨雪,还是酷暑严寒,他都忠诚向党,心系辖区人民。
自2022年11月以来,张家松从西华派出所办案队转岗为社区民警,主要负责金牛宾馆的安保勤务和全所辖区的巡逻防控工作。这份工作与他当年在部队的警卫职责一脉相承,熟悉的领域、过硬的专业素养,让他成为这个岗位上最适合的人选。同事们常说:“老张干这活儿,就像鱼儿回到了水里,天生就该吃这碗饭。” 而张家松自己也常说:“军装换警服,可守护的初心没变,干回老本行,心里踏实。”
每年平均175天驻扎金牛宾馆,他是坚韧的松,也是迎难而上的松。
张家松对宾馆的熟悉,从不是凭空而来,都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用脚步丈量出来的。转岗之初,为了尽快摸清宾馆的情况,他每天提前两小时到岗,拿着笔记本从大门开始,沿着每一条走廊、每一个楼梯、每一处拐角慢慢走。走廊的长度、楼梯的阶数、消防栓的位置,甚至哪块地砖踩上去会发出轻微的声响,他都一一记在本子上,晚上回到值班室再反复梳理。
到岗第一个月,他的巡逻鞋鞋底就磨出了一道浅浅的印子。同事开玩笑说:“老张,你这是把宾馆的地皮都踩薄了一层。” 他却认真地说:“多走一遍,心里就多一分底。” 如今,他熟悉宾馆每一条走廊的转角,清楚每一盏路灯的亮灯时间,甚至能听出不同区域中央空调的运行声音差异。员工们都说:“张警官就像是宾馆里的一松、一花、一草,早就和这里融为一体了。”
每天清晨,当宾馆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来时,张家松已经站在员工通道口。前台小王总说:“张哥对宾馆比我们这些天天上班的还熟悉,上次我在三楼找不到消防通道,还是他领着我从员工楼梯绕过去的,连哪块地砖松动了都知道。” 这都是他无数次巡逻时,用脚踩出来的 “经验”。
这份 “融为一体” 的默契,源于张家松多年办案的经验累积,源于他骨子里的军人素养,更源于脚步丈量出的细致。在部队当警卫时养成的细致观察力,让他总能从细微处发现问题。有次前台小陈交班时随口提了句 “昨晚有人在客房开着门打电话”,张家松立刻警觉起来。他调取监控前,先凭着记忆在脑海里 “走” 了一遍客房周边的路线,迅速锁定了几个可能的观察点,发现客人频繁在窗边徘徊,形迹可疑,最终核实对方是冒用他人身份入住的涉案人员。事后小陈咋舌:“就这么一句闲话,换作我们早忘了,也就张哥能揪出线索。”
2024年夏天,恰逢持续高温。张家松带队在室外值守,汗水顺着警服往下淌,送来的冰镇绿豆汤,他让年轻人先喝,自己拧开军用水壶灌了口凉白开:“在部队练过,这点热不算什么。” 那次任务持续 12 天,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累了就在休息室的长椅上蜷一会儿,执勤服被汗渍浸,松却始终保持着挺拔的站姿。
这份对岗位的执着,离不开军旅生涯的淬炼,从警21年的敏锐的职业素养,更离不开日复一日用脚步踏出的坚守。转岗之初,所领导正是看中他有警卫出身的严谨作风,又有办案队积累的基础经验:“警卫工作练的就是‘万无一失’的较真劲,金牛宾馆的安保需要这种精神。” 而张家松也确实没让人失望,他把部队的 “双人双岗”“交接登记” 等制度稍作调整,用到宾馆日常巡逻中,通过日复一日的细致巡查,让各项安全保障措施落到实处,用脚步丈量出宾馆的每一处安全。
去年,他申请到一次年假,计划带着父母去邻省的景区旅游。
休假的第三天,张家松手机突然响了,是所里同事打来的,询问金牛宾馆一处巡逻路线的调整细节。挂了电话,张家松心里总有些不踏实,他知道宾馆近期有几项重要活动,安全保障容不得半点马虎。虽然同事说只是咨询情况,让他安心休假,但他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提前结束行程。
他有些愧疚地跟父母说明情况,父亲反倒先开了口:“我就知道你心里装着工作,既然不放心,就早点回去吧,我们在这儿挺好的,你妈跟我慢慢逛也行。” 母亲也帮着劝:“是啊,工作上的事不能含糊,我们俩能照顾好自己,你别惦记。”
听着父母的话,张家松心里暖烘烘的。他当即调整了行程,订了第二天的返程票,把父母安顿在景区附近的酒店,才匆匆往回赶。回到金牛宾馆的当天,他就直奔岗位。后来妻子笑着说:“爸妈回来总念叨,说你这股子认真劲儿,走到哪儿都改不了。”
今年,张家松的女儿面临高考,这是孩子人生中的重要时刻。考虑到这一点,分局特意给家里有子女参加考试的民警放了假,让他们能安心陪伴孩子。张家松终于有了一段完整的时间陪在女儿身边,为她加油鼓劲。
高考前几天,他陪着女儿复习。但即便在家,他也始终惦记着工作,手机从不离身。一会儿是同事打来电话请教巡逻路线的细节,他耐心地在电话里一一说明,一会儿是宾馆员工咨询安全知识,他细致地讲解注意事项。妻子看着他一边陪女儿,一边处理工作的样子,既心疼又理解:“你啊,心里总装着工作,也趁这机会好好歇歇。” 张家松笑着说:“放心,不耽误陪女儿,工作上的事也得安排好,心里才踏实。”女儿看在眼里,懂事地说:“爸爸,你先处理工作吧,我没事的。” 张家松摸了摸女儿的头,心里满是欣慰。
张家松先后获得三等功 2 次,连续 5 年被评为 “优秀公务员”,多次被市局、区委评为 “优秀共产党员”。从军营到警营,从橄榄绿到藏青蓝,张家松把珍贵的岁月献给了 “守护” 二字。他脚下的每一步,都印刻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担当。他就像金牛宾馆里那棵常青松,沉默伫立,却用根深叶茂为这片天地遮风挡雨。那些获得的荣誉,不过是他扎根岗位的年轮印记。正如他常说的:“警卫退伍又干回老本行,不是巧合,是缘分。我这棵‘松’,就该长在需要守护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