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变“金包银” 轻信熟人被骗25万余元

  
2025-11-13 09:33:28
     

查获的“金包银”饰品 自贡市公安局自流井区分局供图

张典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郭建民

近日,自贡市公安局自流井区分局破获一起“假金换真钱”诈骗案件,做黄金抵押生意的黄老板因多次交易后放松警惕,被犯罪嫌疑人用“金包银”饰品骗走25万余元。

今年8月,外债缠身的小刘经人介绍,认识了从事黄金抵押换现生意的黄老板。小刘告诉黄老板:“有多家水果店,平时现金流很稳,最近需临时周转,用家里的黄金抵押几天。”初次交易,小刘拿出一枚金吊坠作为抵押,黄老板虽因“熟人介绍”多了几分信任,但仍对吊坠进行了查验,确认是真金后,才放心地为小刘放款。

时隔两天,小刘再次带着金饰上门要求抵押借款,黄老板想到“熟人介绍”的背景,又联想到小刘之前说的“水果店规模大、资金稳”,认为小刘没必要用假金骗钱,便没再提去金店核验。通过观察外观,黄老板觉得金饰和真金没差别,就直接按重量折算放款。这次省略验金环节的交易,让小刘摸清了黄老板的心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小刘多次以“黄金饰品”抵押借款,累计从黄老板处获得25万余元。

10月初,黄老板在整理抵押饰品时,偶然发现有些饰品的重量和质感与真金存在差异,这才起了疑心。他立即将这些饰品拿到专业机构检测,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后续交易中,小刘用来抵押的竟然全是“金包银”饰品,外表是一层薄薄的金箔,内部包裹的则是白银。得知被骗后,黄老板立即向自流井区公安分局东兴寺派出所报了警。

经查,小刘在第一次用真金抵押获得黄老板信任后,便动起了歪心思。她在网上花费几千元购买了大量“金包银”饰品,这些饰品从外观上看与真金几乎无异,普通人仅凭肉眼很难分辨。随后,她虚构自家水果店周转缺钱为借口,多次用这些“金包银”饰品冒充真金向黄老板抵押借款,并将骗来的钱款用于偿还外债和个人挥霍。

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警方提醒

广大从事黄金抵押、回收等相关业务的经营者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无论交易对象是新客户还是“老熟人”,无论交易金额大小,都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切勿仅凭经验或信任就省略验金环节,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一旦发现被骗,要第一时间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便警方能够尽快介入,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